初冬的滇池水面,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翩跹起舞,游客手持鸥粮,与这些远道而来的小精灵亲密互动。今年,这群来自西伯利亚的白色使者如期而至,与春城人民再续长达40年的“人鸥情”。
红嘴鸥翩跹而至,鲜花四季常开。近年来,昆明市持续擦亮“体验滇池边的与鸥共舞,享受鲜花里的四季如春”城市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日前,昆明上榜最受欢迎国内城市前十,同时入选年度特色魅力城市,春城昆明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目光。
再续四十载人鸥情缘
每年冬天,红嘴鸥如期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这场年复一年的“约定”,始于1985年冬天红嘴鸥第一次大规模迁徙至昆明越冬,迄今已四十载。
在滇池畔、翠湖边,红嘴鸥与游人亲密互动。观鸥、喂鸥、拍鸥,已成为昆明冬季旅游的独特体验。今年,这一人鸥共舞的盛景被创意性地搬上了万米高空,让红嘴鸥与昆明故事在滇池之外名扬千里。
“鸥遇昆明,浪漫滇池”观鸥季主题航班启航。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10月31日,满载“春城浪漫”的MU5704航班从北京大兴机场起飞,平稳降落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标志着“鸥遇昆明,浪漫滇池”观鸥季主题航班正式启航。旅客踏入机舱,浓郁的观鸥季氛围便扑面而来。客舱内装饰着红嘴鸥翩跹的图案与滇池风光的布景,将昆明秋冬最具标志性的“鸥遇”盛景前置到万米高空。航班还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观鸥季主题互动活动,旅客踊跃参与关于云南旅游、红嘴鸥习性的问答互动,在欢声笑语中加深对冬游昆明的了解。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关于人鸥奇缘的佳话,不断在春城上演。
市民在大桥上与红嘴鸥互动嬉戏。王俊星/摄
11月30日,跨进十周年纪念的上合昆明马拉松将在滇池之畔与广大跑者见面。荣耀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后,上合昆明马拉松赛道的起、终点依旧选择在海埂会堂前的滇池大坝,有了红嘴鸥“陪跑”,届时,2.6万名参赛者可以徜徉在鲜花簇拥、人鸥相伴的和谐图景中,充分享受42.195公里的极致浪漫之旅。
迈向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以前游客来昆明多是中转,现在专程为滇池而来。”本地导游刘曼萍感慨,“生态变好了,我们的饭碗也更稳了。”
环湖截污、生态清淤、湿地修复……近年来,一系列精准施策的系统工程,让滇池水质实现历史性突破,沿岸200余种植物、130余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持续提升。如今,斗南、东大河等湿地公园如翡翠般镶嵌在滇池沿岸,成为市民游客亲近自然的生态客厅。
游客在昆明滇池大坝投喂红嘴鸥。王俊星/摄
滇池沿岸,古老村落正焕发全新活力。
拥有600余年历史的海晏村,曾是滇池边普通的渔村,如今凭借绝佳观日落位置和改造后的特色业态,一跃成为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的网红打卡地。“我们保留村落原始肌理,引入符合调性的新业态。”海晏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集体通过“政府引领、企业运作”模式,引入咖啡馆、民宿、文创市集等百余家经营主体,让古老渔村焕发全新活力。
离滇池不远的斗南花市,则演绎着另一种融合传奇。这个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日交易鲜花近3000万枝。白天是繁忙的交易中心,夜晚变身浪漫的花海乐园,花卉旅游、花卉餐饮、花卉文创在这里蓬勃发展。
昆明正以滇池为核心,编织一张全域旅游的立体网络。
风景优美的海宴村。王俊星/摄
137公里的滇池绿道如同一条翡翠项链,串联起湿地、村落、古迹和特色产业。这条生态廊道设计极具匠心——在穿越捞渔河湿地水杉林段,施工方未移动或砍伐一棵水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优先”。
在环滇池片区,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温泉度假、乡村民宿、体育休闲、康养旅游等多业态齐头并进,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超1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0.56亿元,环滇乡村游成为市民、游客假期出行热门选择。昆明暑期接待游客近亿人次,同比增长超15%,入选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昆明独特气候条件与优质旅游产品的共同发力。
游客与红嘴鸥亲密互动。赵伟/摄
从“昆明蓝”到“滇池清”,从“春城绿”到“四季花”,昆明正以不可复制的资源禀赋和文化魅力,努力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向世界诉说生态与人文交织的春城故事。
来源:昆明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