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山生态园:一场与自然人文的浪漫邂逅
文//张玉森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鹊山生态文化区宛如一颗刚刚镶嵌好的璀璨明珠,正从那幅流传千古的《鹊华秋色图》所描绘的意境中缓缓走出,在黄河岸边尽情铺展着一幅生态与人文完美交织的绝美画卷。
作为起步区的标志性项目,鹊山生态文化区以“一轴一塔三馆三区”的精妙格局,巧妙地将1.2公顷土地上的水系、湿地与林地编织成了一条灵动的生态廊道。它还与鹊山水库、龙湖湿地紧密相连,共同谱写着一曲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一期开放的鹊华中新园、泉韵LIVE里,“荷风云影”“鹊山浮黛”等景观,就像一位位身着古韵与现代交织华服的仙子,既有塔阁桥所蕴含的悠悠古意,又透着现代设计的灵动韵味。点翠亭里,光影在枝叶间跳跃,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天心亭的市集热闹非凡,黄河文化、泉水底蕴在这里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悄然流转。漫读书店与未来即将亮相的Livehouse相邻而立,传统与新潮在这里激情碰撞,擦出了奇妙的火花。
早就对这片充满魅力的新景心心念念的我们六个人,终于在11月9日这一天,怀揣着满心的期待,登上了直达的公交车。一路上,大家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七十多分钟的车程仿佛也变得短暂起来。当公交车缓缓停下,鹊华中新园那气势恢宏的建筑一下子撞入我们的眼帘,那浑厚的气势,瞬间就让我们为之震撼。
我们迫不及待地步入三层展馆,仿佛一下子跌进了一个绿色的神秘世界。热带绿植郁郁葱葱,像是一群热情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流水顺着叠石潺潺而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那声音就像大自然在和我们轻声细语,诉说着它的秘密。我们纷纷举起相机,像一群贪婪的寻宝者,追逐着每一处光影,恨不能将每一片叶子的舒展姿态、每一缕水的蜿蜒曲线都定格成永恒的画面。
走出展馆,我们在园区里悠闲地漫步。虽然这里只是一期工程,但我们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它未来的轮廓。有的景观正在工匠们的精雕细琢下逐渐成型,仿佛是一位位正在精心梳妆打扮的少女;有的景观则刚刚破土而出,带着一股蓬勃的生机,就像初升的朝阳,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在这有条不紊的生长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璀璨、更加美好的未来。
到了正午时分,我们在园内的饭店里找了个位置坐下。饭店里的饭菜十分可口,每一道菜都像是精心烹饪的艺术品,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价格十分亲民,让我们这些普通游客也能毫无负担地享受美食。店里的服务人员热情周到,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旅途的疲惫一下子化作了暖融融的惬意。
归程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那笑容就像盛开的花朵,灿烂而动人。我们相约,等二期、三期工程都落成了,一定要再来这里,细细品味这颗明珠所散发的更多光华。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鹊山生态文化区一定会成为济南又一张耀眼的名片,吸引着更多的人循着《鹊华秋色》的余韵,来到这里,遇见黄河与泉城共同演绎的新故事。
作者简介
张玉森,济南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就职于济南市教育局(现已退休)。退休后,他依旧钟情于书法,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展,获奖颇丰。他还是相关书协、联谊会、研究院的会员。他擅长文学创作,众多原创诗词、散文及其他文章被国内报纸、书刊及媒体平台刊载,并多次在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中获奖。他被《齐鲁文学》杂志社聘为签约作家,是中国新诗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会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