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南京,是一年中最短暂的奢侈。
今年夏天在南京赖了整整159天,打破纪录,10月18日才勉强入秋,所以南京人都懂,这满城的金黄和火红,可能一阵冷风、一场夜雨就没了,得抓紧看。
都说南京一下雪就成了金陵,但我觉得,南京的秋天才最像它的颜值巅峰。
天空是高远的淡蓝色,梧桐叶子开始泛黄,空气里有一种凉而不冷的爽利。
在南京赏秋,你会发现这座城市把历史都泡在秋色里了。
紫金山的梧桐大道美得规整,栖霞山的枫叶红得热烈...........话不多说,本期就分享几条南京赏秋是经典路线。
①主城区—六朝烟水与民国风情
这条路线按时间轴走,从六朝老物件看起,穿过民国旧街区,最后扎进秦淮河的夜色里。
路线:六朝博物馆 → 毗卢寺 → 总统府 → 颐和路 → 清凉山(银杏谷) → 秦淮河夫子庙(含瞻园)。
六朝博物馆
看的不光是那些出土的陶俑和瓷器,我最喜欢三楼的设计,大玻璃窗把外面的银杏直接框成了活风景。
六朝那会儿,南京是首都,叫建康,整个城市的底子就是那时候打下的,站在窗前,看着今秋的黄叶和一千多年前的文物,那种时空交错感特别直接。
总统府
总统府就在六朝博物馆隔壁,从三楼看到的就是总统府的景色,这里有600年的历史。
从明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的两江总督署,到太平天国的天王府,再到民国的总统府,一层层历史都叠在这儿的砖瓦里。
西花园那些民国时期种下的银杏和乌桕,跟旁边的老行政院办公楼配在一起,显得特别妥帖。
毗卢寺
明朝嘉靖年间始建,一开始就是个小型庵堂。
现在寺里最出片的就是那两棵三百多岁的古银杏,和典型的清代红墙配在一起,每次去都觉得这里的秋意比别处更加安静一些。
颐和路
要说体会民国风情,还得是这儿。
这一片是1927年《首都计划》里就定下的高档住宅区,路两边的法国梧桐(学名是三球悬铃木)和两百多栋老洋房都还在。
秋天在这儿散步,脚下沙沙响,黄墙红瓦与秋叶交织,是体验民国风情的最佳去处。
清凉山(银杏谷)
在三国时期可是个军事要塞,孙权建的石头城就在这儿,现在山坳里的银杏谷,是城里人看银杏最方便的地方,有种不加修饰的野趣。
瞻园
这座金陵第一园是明代中山王徐达的府邸,秋日里枫叶映着白墙,是那种很经典的江南园林味道。
旁边的夫子庙-秦淮河作为南京最有名的景区之一,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此,是南京城最核心的地方,建议傍晚上去,等灯亮起。
②紫金山(玄武区):钟山陵园与皇家秋色
紫金山是南京的绿肺,也是座露天历史馆,朱元璋和孙中山都在这儿躺着。
这条线顺着山势走,从美龄宫起,过明孝陵,穿过湖畔秋色,最后在灵谷寺登高望远。
推荐路线:美龄宫 → 明孝陵(石象路、梅花鹿苑、燕雀湖) → 前湖月牙堤/中山植物园 → 灵谷寺。
美龄宫
这里被称为“紫金山之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从空中看,环陵路上的法国梧桐在秋天确实像一条金色项链,把整座建筑温柔地圈在中间。
这座建筑最初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建于1931年,后来成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寓所。
现在虽然很难找到合适的航拍角度,但光是想象这个设计,就能感受到当年营造时的用心。
明孝陵
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是中国明清皇陵的起点,它的石象路被称为“南京最美600米”。
神道两侧的石兽站在银杏、乌桕和枫香交织的色彩里,六百年的沉默和每年只有一次的绚烂碰在一起,确实很好看。
从明孝陵3号门出来,拐个弯就是燕雀湖,这里的落羽杉林在秋天会变成温暖的红棕色,倒映在水面上,像调色盘被打翻了一样自然。
中山植物园(分南园,北园)
南园的月牙堤也是赏秋一大热门地,这里的乌桕树很密。
秋天呈现出红黄绿层层过渡的颜色,安静地倒映在前湖面上,找个人少的清晨慢慢走,你会发现每个角度的色彩都不太一样。
北园赏秋的主力选手就是红枫岗了深秋时节,枫叶、鸡爪槭、茶条槭等纷纷变色。
红黄橙绿交织,不过建议11月底前后前往,此时红叶正盛,另外当然也不要错过从北门进入后的银杏大道。
灵谷寺
灵谷寺是南朝钟山七十余座佛寺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寺院。
它最初是梁武帝为纪念宝志禅师(济公的原型)所建,登上灵谷塔俯瞰,能看到整个紫金山的秋色层层展开。
寺里的红枫和古建筑搭配得恰到好处,最近很多人特意来看松风阁旁的那棵“彩虹树”。
其实是棵黄连木,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棵树上同时呈现出橙红、亮黄和绿色,像把整个秋天都收在了一棵树里。
③栖霞区:栖霞丹枫与长江梵影
“春牛首,秋栖霞”,要说赏秋不来栖霞山,那就是白搭,花个大半天专注于栖霞山景区,先从山下的栖霞寺开始,再到开阔的红枫山林,长江船影。
先说说人文历史,栖霞寺不是普通寺庙,它是佛教“三论宗”的祖庭。
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由隐居在此的明僧绍舍宅为寺,这个“舍宅为寺”很有意思,就是把自家宅子捐出来改成寺庙,可见南朝时佛教在这片土地扎根之深。
寺里有唐高宗李治立的“明征君碑”,南京地区唯一的六朝石窟“千佛岩”。
还有一座五代南唐重建的舍利塔,为江南现存最古老的石塔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舍利塔之一,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
八角五层的形制很典型,塔身浮雕描绘着佛传故事,虽然部分风化,但衣纹、莲座都还清晰,站在塔前,你能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活着的历史。
看完人文的,再往山里走,红叶谷是重头戏,但别只盯着枫叶。
这里的聪明在于布局,枫香、乌桕错落分布,红的、黄的、褐的层层过渡,最妙的是,你总能在某个转角,看见一片明艳的红色恰好衬着寺庙的飞檐。
我习惯在清晨上山,一来是游人不多,二来比较关键,门票免费,七点之前进去就行,当然也尽量选个工作日。
如果你想避开人群,看一个更开阔、更本真的南京秋天,那么向北过江,会打开一片新天地。
这里的秋色不囿于围墙之内,而是散落在山岭、古寺与河岸之间,更适合自驾驱车漫游。
①六合止马岭
想看南京最早到来的秋天,你得来止马岭,它位于六合竹镇,是真正意义上的南京北大门。
这里没什么人工设施,就是一条路穿过整片林子,因为海拔高,每年秋天这里都第一个变色。
说实话,这里的秋色之以动人,就在于它的不设计,没人特意安排哪种树该种在哪,它们就自己长成这样了,开车在里面转,感觉整片山林都是你的。
②浦口古惠济寺
从止马岭往南开个把小时,就到浦口的古惠济寺了,这寺始建于南朝,初名汤泉禅院。
寺内最珍贵的遗存是三棵古银杏树,据《江浦埤乘》等地方志记载,为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时手植,树龄已逾1500年,是南京地区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最古老的银杏树之一。
站在树下,你会对活文物这个词有全新的理,秋风拂过,金色叶片如雨洒落,那种感觉比寺内任何修缮完好的大殿都更能让你感觉到历史的质感和温度。
附近还有一条著名的“零号路”,这条路本身平淡无奇,道路不长,但两边水杉笔直笔直的,开车经过时,阳光从树缝里漏下来,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
③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紧接着,你就可以深入探索老山本身了,作为江苏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虽然名声不如市区的紫金山,但是论起景色,我觉得一点不虚。
开车在里面转, 满眼都是颜色,乌桕、黄连木、枫香.....各种树混在一起,特别热闹。这里的秋天不是一小片一小片的,是整座山一起变装,很有气势。
————————
这季节太短,短到不容你犹豫,选个晴天,出去走走就好,虽然我介绍了不少热门景点,但说真的,别太执着于打卡。
你大可以拐进条不知名的小巷,墙头探出的一枝枫红,马路上踩着梧桐落叶的沙沙声,甚至小区里那棵突然金黄的银杏,可能才是这座城市秋天最真实的模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