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文脉绵长,从孔孟之乡的仁义之道到琅琊古郡的书香雅韵,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滋养区域发展的精神根脉。临沂作为齐鲁文化版图上的重要节点,既承载着“书圣故里”的千年文脉,又传承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书写了生动答卷。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活化。临沂深谙此道,以王羲之故里片区改造提升为抓手,让书法文化这一核心文脉“活”起来。这片占地55公顷的文化街区,坚守“水、绿、文”核心元素,以“一河两街九巷”的空间布局延续古城肌理,既保护了洗砚池、晒书台等历史遗迹,又融入非遗手造、故宫文创等现代元素,打造集文化体验、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地标 。从羲之书院的翰墨飘香到琅琊趣玩街区的烟火气息,从“曲水流觞”的景观再现到直播带货的业态创新,临沂让千年书法文化走出故纸堆,成为可感、可触、可享的生活场景,实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互动。
文化惠民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落脚点。沂水县深耕齐鲁文化“亲仁善邻、崇文重教”的核心理念,创新推出“文化+网格”服务模式,将文脉滋养延伸至基层末梢。通过整合文旅、教育等18个部门资源,联动全县20余处非遗工坊、30余个文化场馆,组建由非遗传承人、退休教师、文艺骨干组成的“文化志愿服务队”,构建“群众点单、网格派单、队伍接单、全民评单”的闭环服务机制。雪山彩虹谷社区的“邻里书房”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书法临摹活动,泉庄镇的“古村戏台”定期上演沂蒙小调、皮影戏等传统剧目,诸葛镇的“非遗进万家”活动让根雕、插画绣技艺走进田间地头,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600余场,服务群众超7万人次,让传统文化成为凝聚邻里温情、涵养文明乡风的精神纽带。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守好“根”与“魂”,更要搭好“桥”与“路”。临沂将王羲之书法文化、琅琊古郡历史底蕴与沂蒙红色精神相融合,通过主题宣讲、文艺展演等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直抵人心;更以商文旅融合为路径,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传统文化既滋养精神世界,又赋能经济发展。
从书圣故里的文脉延续到社区角落的文化浸润,临沂的实践生动诠释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唯有坚持保护与创新并举、传承与发展并重,才能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区域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让齐鲁文化的璀璨光芒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来源:今日头条·牛牛ndl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