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文化,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文化,也需要他们了解我们的文化,祝非洲和中国关系越来越好。”11月9日,美丽浙江视频号推送了非洲文化和旅游大集报道,来自坦桑尼亚的摊主丹尼尔热情地分享着自己和中国的艺术家朋友共同进行绘画创作的故事。
这是2025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期间,美丽浙江记者邹明明采访发布的第三个视频报道。除了非洲文化和旅游大集,她还特别关注了中非(金华)农业科创园、中非演艺交流活动等内容。
“在参加论坛之前,我仔细研究了论坛的整体内容和各板块,把它分为中非文化交流、科技农业、跨境电商和文旅融合4个主题进行采访。”邹明明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每个主题都有相应的活动,也很契合金华的发展特色,希望讲好中非两国深入文化交流,探讨产业发展,携手推进现代化新蓝图的故事。
作为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重要配套活动之一,2025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于11月7日在浙江金华举办。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嘉宾,围绕“经贸繁荣、文化互鉴、伙伴共赢、民心相通”主题畅谈合作。其间,33个项目达成合作,签约金额共计401.05亿元。
《经济日报》记者柳文特别关注论坛中的民营经济和对外贸易方向,这些也是报道重点。“采访中,我对一位来自塞内加尔的客商苏拉印象深刻。苏拉在义乌生活了20多年,经营一家国际贸易公司,见证了义乌商贸城的变迁,也实现了自身成长。”柳文说,最近苏拉回国开设新能源出租车公司,整体运行模式、充电桩搭建技术都是从义乌学习的做法和经验。“苏拉的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中非贸易的活力和光明前景,非洲国家可以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红利,实现中非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金华是浙江中部开放高地,也是浙江对非合作“桥头堡”,与非洲国家在诸多领域有着交流合作。对于家门口的盛会,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制定了报网端屏全覆盖的详细报道方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讲好中国故事。针对论坛系列活动报道,有详细的每日工作清单并列出重点,前期预热有海报、视频,活动期间有专题、专栏,后期有专刊、画册。目前,已协同央媒、省媒累计刊播相关报道960余篇,全网总传播量超1.2亿。其中,《中国·金华》《中非金“桥”》两个短视频在INS浏览量均有100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