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日照西山时去溜步,喜欢多走10多分钟去看一塘残荷。秋末冬初的落山之日并不热烈,也并不凛冽,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温和。迎着温和的夕阳,走向温和的荷塘,去感受温和世界所带来的美好。
亭亭如盖的盛景之时,来看荷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世人爱荷,多为花来。时下花谢叶衰,众声远去,只有我每天都来,走走停停,看夕照残荷,看一塘美得让人心动的金黄,直到暮色四合。
残荷之美,美在株株金黄相互支撑、相互成全、相互辉映,以至于一塘的金黄把周围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黄晕,连站在旁边的我仿佛也成了一株金色的残荷。
残荷之美,还美在它的坚定和从容。毕竟是霜白风寒,毕竟是色衰叶败,但我没有看到它的惊慌和不安,也没有看到它的难堪和狼狈。我看到的是一种令人动容的坚毅:高高地托举着金黄,温婉地表达对岁月的热爱,哪怕茎折叶败,也一律垂向生命的起点。
冬,既然无可避免地会向我们靠近,就得勇敢面对。谁都将走向暮年,谁都有谢幕的时候,我们不必惶恐,也不必神伤,就像这一塘残荷,无惧无畏,败而不悲,败也成景,败也给人以温婉的情怀和不屈的力量。(鲍仕敏)
原标题:残荷之美
来源:新安晚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