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
“世纪记者”雷沙德·卡普希钦斯基出生在波兰小城平斯克,成长在贫困、战火与动荡中。成为记者后,他选择“反其道而行,进入灾难的中心”,仍然前往贫困、战火与动荡。这一走,就是四十多年:足迹遍及一百余国,亲历二十七场革命与政变,四十余次被拘押、四次被判死刑……
最终为我们留下了关于这个世界的无比珍贵的见证。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中的中国、伊朗、埃及等国,《十一个时区之旅》中的十五个苏联共和国,《太阳的阴影》中的非洲数十国,他的旅行从不是蜻蜓点水式的造访,而始终带着一种理解的努力,带着深刻的共情与不竭的惊奇。在卡普希钦斯基笔下,我们既能看见一整片大陆的复杂轮廓,也能看见一个村庄、一张面孔的独特纹理。
在今天的摘文里,我们从科雷马的寒雾,步入波斯波利斯的废墟,再被撒哈拉沙漠的干旱包围——
借助卡普希钦斯基的眼睛,切开地球的表面,行进人类现实的更深处,发现其中年深日久的症结、伤口、奇迹般的美丽。
加赠大象出发行李牌❗
《十一个时区之旅》
⚓️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在这一月份的西伯利亚风景中,有一种征服一切、压倒一切、震慑人心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它的广袤,它的无限,像海洋般无边无际。地球在这里没有尽头;世界在这里没有尽头。人不是为这种无限性而生的。对他来说,他的村庄、他的田地、街道和家都是舒适的、可感知的、实用的尺度。在海上,甲板的大小就是这样一种尺度。人是为那种他只需尝试一次、只需努力一次就能征服的空间而生的。
⚓️ 奥利拉克斯
海水拍打着支撑城市的钢桩阵列,涌入金属组成的迷宫。这些钢铁结构将街道、广场和房屋保持在水面之上。但城市岿然不动,耸立在牢牢扎入海底的坚固支柱上。让我们换一种说法:这是一座建在山顶上的城市,只不过山在水下。
有条水下山脉连接里海的东西两岸,从巴库一直延伸到土库曼斯坦的克拉斯诺沃茨克。整条山脉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当海面平静时,人们可以在某些地方看到这条海底山脉的山峰。石油从缝隙中、从岩石下、从四处渗漏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岩石被称为“石油岩”,而这座建在大海中央的城市也因此得名。
⚓️ 布拉哈&撒马尔罕
布哈拉是棕色的,是太阳下烧制的黏土的颜色。撒马尔罕则是浓郁的蓝色,是天空和水的颜色。
布哈拉是商业的,嘈杂、具体、物质;是商品和市场的聚集地,是一个巨大的仓库,是沙漠中的港口、亚洲的腹地。撒马尔罕则充满灵感,抽象、崇高而美丽;它是专注和反思的城市,是旋律和画面,面朝星空。埃尔金告诉我,必须要在月圆之夜去看看撒马尔罕。那时大地黑暗,但所有的光线都被城墙和塔楼吸收,城市开始闪烁,然后向上飘浮,像一盏灯笼。
⚓️ 克林姆林宫
尽管我们身处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市中心,但除了这些民兵,这里一个人影也看不到。星期天或者天气恶劣的时候,这种荒凉的感觉尤其强烈。风撕裂荒原,带来雨或雪。我有时会冒险踏入这些无人之地。下方,莫斯科河的灰水翻滚着。河的一侧是铅灰色的精英公寓楼,是这个地区唯一的住宅。我悬浮在一片空白之中,这片空白把难以触及的政府和这个城市的生命组织隔开。这里没有街道的喧嚣和流动,只有西伯利亚干草原般的辽阔和寂静。
⚓️ 基辅
我想赞美基辅这座城市。在苏联的所有大城市中,它是唯一一座城市,其街道不仅是匆匆回家的通道,也是行走和漫步的绝佳场所。也许只有圣彼得堡拥有这种特质,但那里的气候是个不利因素——更冷,更多风霜雨雪。但基辅是温暖而宁静的,阳光充足。下午,在市中心,可以看到成群的人,但这些人聚在一起不是为了政治,不是为了辩论,他们只是路人,离开了闷热狭窄的办公室,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此外,基辅还保留了一些老咖啡馆的痕迹。你可以在那里品尝一杯茶和一块糕点,当然是在必要的排队等待之后,但即使这样,在莫斯科也是不可想象的。
⚓️ 马加丹
锈迹斑斑的船只残骸,腐烂的瞭望塔,矿石开采后留下的深坑。一片令人沮丧的、了无生气的空虚。到处都是寂静,因为疲惫不堪的队伍已经走过,消失在永恒的寒雾中。
《乡愁》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 上海
有一次李同志带我去了上海。和北京多么不同啊!我被这座城市的巨大规模,被它建筑的多样性所震惊——整片整片的社区都是以法式、意式或美式风格建造的。随处可见绵延数公里的林荫道、大街、步道和拱廊。能感觉到城市发展的规模和能量、大都市的喧嚣,到处都是汽车、人力车,路上有数不清的行人。商店林立,偶尔还会看到酒吧。这里比北京暖和多了,微风和煦——可以感觉到离海很近。
✈️ 贝纳勒斯
这座城市似乎没有郊区,而郊区通常会让人来到市中心之前有所准备;在这里,人们突然就从黑暗、寂静和空旷的夜色进入灯火通明、拥挤喧闹的市中心。为什么这些人蜂拥而至,挤挤挨挨,而明明在旁边就有那么多的空地,能容得下每个人?下车后我四处走了走。我到了贝拿勒斯的城乡交界处。在黑暗中,一边是寂静无人的田野,另一边是城市的建筑,人口密集,熙熙攘攘,灯火辉煌,嘈杂的音乐声此起彼伏。
✈️ 阿尔及尔
这座城市很大,阳光充沛,围绕着海湾呈圆形从容展开。人得不断地上坡或下坡。这里既有时髦的法式街道,也有喧嚷的阿拉伯式街道。所有的建筑风格、服饰和风俗,都是一种地中海式的风格的混合。到处都闪闪发光,散发出袭人的香气,让人陶醉,但也费神;一切都会引起好奇,让人驻足,让人着迷——但也会带来焦虑。要是你累了,可以在数百家阿拉伯咖啡馆或法国咖啡馆中选一家小憩,可以从数百家酒吧或餐厅中挑一家用餐。因为离大海近,所以菜单上有各种鱼类,还有数不清的其他海味:虾蟹、蛤蜊、章鱼和牡蛎之类。
✈️ 达喀尔
这座城市的空气里洋溢着艺术节的气息。到处都是展览、讲座、音乐会、戏剧演出。世界各地的艺术汇聚一堂:东非和西非,中非和南非;巴西和哥伦比亚,还有整个加勒比地区的代表,其中牙买加和波多黎各打头阵;还有美国的亚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岛屿。
✈️ 波斯波利斯
光明降临,波斯波利斯展现出帝国的荣光。这是座巨大的石城,寺庙和宫殿坐落于一片开阔的平台,这片台地开凿在山坡之上,一旁峻急的山体陡然耸立,就在我们此刻站立的平地的尽头,没有任何缓冲。
你可以围着波斯波利斯一直走个不停。整个建筑群寂静空旷。没有向导、警卫、小贩、密探。贾法尔留在下面,我独自一人待在巨大的石头废墟之上。石头被凿成柱子和墩子,雕刻成浅浮雕和大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是自然形态的,是它在地底下或山坡上的样子。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心切割、安置和加工。
《风的气息》
《太阳的阴影》
️ 桑给巴尔
从酒店出来,立刻就会走入那种古老的阿拉伯城镇里典型的狭窄小巷。我说不清为什么这些人要把城市建得如此狭窄拥挤,仿佛一个人要骑在另一个人脑袋上才行。这是为了不让人们去太远的地方吗?还是为了便于保卫城市?我不知道。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挤在一起的石块,这层层叠叠的石头墙垣、回廊、壁龛、屋檐和屋顶,让城市即便在正午的酷暑中也保留了一丝凉爽,有遮阴的角落和阵阵微风,仿佛在一座冰封的宝库中一样。
他们在规划街道时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并且富有想象力。因为根据街道的布局和建造方式,无论你走哪条路,无论朝哪个方向走,最后都会来到海边,来到宽阔的林荫大道上,这里比密集的内城更宽敞,更惬意。
️ 阿斯马拉
阿福尔基有一次问我:“你去过提拉阿沃洛吗?”是的,我去过提拉阿沃洛。那是个世界奇迹。阿斯马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拥有意大利地中海式的建筑风格,气候温暖宜人,四季如春。提拉阿沃洛就是阿斯马拉的豪华住宅区。那里的别墅都沉浸在花团锦簇的花园中。皇家棕榈树、高大的树篱、游泳池、郁郁葱葱的草坪和装饰性的花坛,各式各样的植物、丰富的色彩和香气在这里交相呼应,这里就是人间天堂。在战争年代,当意大利人从阿斯马拉离开后,提拉阿沃洛区被埃塞俄比亚和苏联的高级将领们占领。无论是气候还是舒适度,索契、苏呼米或者加格拉都无法与提拉阿沃洛相比。
️ 库马西
库马西的热闹是地方性的、区域性的,仿佛封闭在自己内部。这座城市是阿散蒂王国(属于加纳)的首都,它警觉地守护着自己的独特性,守护着五彩斑斓、充满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你会遇到氏族首领漫步在街头,或者目睹源自远古时代的仪式。本地文化中充满魔法、巫术和咒语的世界,在这里也很活跃。
️ 拉各斯岛
贫民窟的建造是个非比寻常的景象。市政府通常会划拨一块最差的土地用于这个目的:松软的泥地、沼泽,或者贫瘠的沙地。在这样的土地上会出现第一个棚屋,然后旁边又会搭起第二个,然后一个个地搭起来。就这样,自发地,一条街道形成了。在这条街的附近又出现另一条街。最终它们会相遇,形成一个十字路口。现在两条街道都会开始蔓延,分岔,交错,再分岔。一个街区就这样形成了。
但首先,人们收集建筑材料。不可能弄清楚这些材料是从哪儿来的。从地里挖出来的?从云彩里拽下来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群身无分文的人什么都不买。他们头顶着、背扛着、胳膊下夹着瓦楞铁皮、木板、胶合板、塑料、硬纸板、金属车身、板条箱,所有这些东西都被他们拼在一起,组装、钉牢、粘牢,最后造出一个介于棚屋和简易房之间的东西,它的墙壁就是临时拼凑的、五颜六色的壁画。由于划给他们的通常是沼泽地或粗糙的砂石地,人们会用象草席、香蕉叶、酒椰叶或稻草铺好地面,这样就有地方睡觉了。这些街区,这些巨大的非洲纸雕艺术,是由一切东西构成的。正是它们,而非曼哈顿或巴黎的拉德芳斯,代表了人类的想象、巧思和幻想的最高成就。没用一块砖、一根钢筋或一平方米玻璃,就建造了一整个城市!
《遮蔽的天空》
️ 撒哈拉沙漠
在我们周围,目之所及全是沙漠。除了沙子,只有散落其间的深色石块。附近的地面上嵌着一块巨大的黑色岩石。在正午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会像炼钢炉一样散发出热量。这里的景色如同月球表面,地平线是一条完美的水平直线,勾勒出地球的尽头:大地结束之后只有天空,除了天空还是天空。没有山峰,没有沙丘,没有一片树叶。当然,也没有水。
加赠大象出发行李牌 ❗
足迹遍及100余个国家
亲历27场革命与政变
4次被判死刑,40余次被拘押
6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
“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见证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