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住建部印发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
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
泉州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利用经验做法入选
在提升人居环境方面,泉州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创新技术手段,破解狭窄街巷基础设施改造难题——采用“管线立排法”,把雨水管和污水管、电力管道和电信管道分别立排敷设,减少管道横向占用空间;创新“井中井”“盖中盖”做法,在雨水沟检查井内设置污水检查井,共用一处检修位,方便后期管网维护。该做法成功应用于西街周边29条街巷的提升改造,累计惠及居民2万余人,有效提升了街区基础设施水平。
航拍泉州西街(陈小阳 摄)
据泉州市住建局名城保护管理科介绍,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2014年入选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街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区域内有世界文化遗产点开元寺。街区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沧桑巨变。
泉州西街(泉州晚报社资料图)
街区保护范围北至大寺后、清军驿,南至许厝埕,西至胡尾巷,东至究史巷,总面积50.9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主要包括开元寺、西街两侧院落单元、旧馆驿巷两侧院落单元、井亭巷两侧院落单元,面积25.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为街区保护范围内核心保护范围以外的其他区域,面积25.7公顷
来源:泉州晚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