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2025贵州屯堡文化风物之旅”采风团一行抵达清镇市卫城镇,开展文化考察与风物记录。

卫城镇坐落于清镇市中北部,其建置可追溯至明崇祯三年(1630年),初为军事屯兵之所,称“镇西卫”。古镇内保留有众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与遗迹,如明代古城墙、卫城千人大会旧址等,因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小荆州”之称,至今已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

卫城城墙依山势构筑,沿城外山脊起伏延伸,多处坐落于陡峭山岩之上,形成内缓外陡、易守难攻的军事防御格局。城墙原设东西南北四门,与城内四大街及众多街巷相连。砌筑墙体的石材重达数百至数千斤,经精细凿刻成形,并以糯米与石灰混合浆液黏合砌筑,工艺考究。后因战乱等因素,城墙损毁严重,目前仅存南门经黄仓坡至东门一段遗址,全长约500米。

在程家祥、龙明昌两位当地专家的引导下,采风团先后走访了古城墙遗址、菖蒲堂、贺龙广场等人文景观,深入了解了贵州屯堡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沿途,采风团不仅实地感受卫城镇丰富的历史层理与建筑风貌,还品尝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卫城八大碗”,并与居民深入交流,聆听口述历史,从多维度理解屯堡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据了解,本次采风以影像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了卫城镇作为屯堡文化活态载体所呈现的建筑特色、民俗与饮食传统。后续内容将以旅行达人视角进行线上传播,进一步提升屯堡文化大会的网络影响力,推动这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清镇融媒记者 陆劲松
编辑 刘晓丽 杜琳娜
二审 杨厚信
三审 王艳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