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地上一颗新星正在慢慢升起,这里不是繁华的延边,也不是新兴的松原,而是和吉林省同名的吉林市。这座被称作“北国江城”的城市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它成为省内下一个“长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座低调城市的面纱,看看她蕴藏着多少潜力。
吉林市的历史底蕴远超很多人想象,它是中国唯一一个与省同名的城市,在历史上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积淀。清政府于顺治十年(1653年)在吉林乌拉建立船厂、设置水师营时起,吉林市就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吉林建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为吉林将军并驻此地,“吉林”二字由城邑名称变为行政区称谓,直至1954年吉林省会才从这里迁往长春,整整278年间吉林市都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之地,这一段光辉岁月给其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及管理经验。
从地理位置上看,吉林市位于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松花江绕城反S型而过,“一城山色半城江”,是东北亚地理中心区域的节点城市和吉林省中部重要的连接枢纽。北与哈长城市群及长春市接壤、西临四平市、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接壤、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相接、南与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相邻,这种空间上的联系使吉林市成为吉林省东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的规划与推进,在长吉图地区直接腹地、重要枢纽之一的吉林市地理优势愈发突出。在中央批复的吉林规划中提出将吉林市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并且要和长春市形成“双极点”,这也使得吉林市在吉林省的战略发展中占有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东北三省之中,吉林市是第一个被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
工业基础上,吉林市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有着较为雄厚的产业根基,经过长时间发展,石化、汽车、冶金这些传统产业体系渐渐成形,碳纤维、装备制造、电力电子等新兴产业也蓬勃兴起,吉林市同长春一道推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建成之后,会引来不少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及其配件生产厂入驻,形成颇具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群落,给吉林市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吉林市在碳纤维领域也有所突破,吉林市碳纤维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近三年产值增长六倍以上,实现了“一”个全球第一(碳纤维原丝产能,一个全国第一(碳丝产能)的两个“一”。总投资339亿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即将投产,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将带动当地石化产业绿色数字化转型。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吉林市经济增添新动力。
从交通网络方面来看,吉林市是吉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其交通网络一直处在完善当中,高铁把吉林市同长春市紧密关联起来,通行时长显著缩减,两座城市间的互动联系加强。吉林市内部交通网络改善进程一直在继续,铁路,公路等不同交通方式协调发展,长吉一体化不断推进的时候,吉林市与长春市的交通联系将会越发密切,促使区域经济走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旅游业是吉林市的又一张名片,吉林市有着“雾凇之都、滑雪天堂”之美誉,并且拥有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北山风景区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中雾凇岛以独特的雾凇现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而松花湖则是一个集休闲、娱乐与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自然资源;此外还有北山公园、龙潭山、朱雀山等地形地貌景观以及博物馆等文化资源作为特色旅游资源也使吉林市的知名度和旅游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推动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教育上,吉林市有很多高校,给城市培养了很多人才,这些学校既帮本地企业出谋划策,也引来不少外地学生来读书,给城市增添活力。吉林市看重教育发展,实行“大学区”管理变革,利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中学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改革开展之后,整体教育品质得到提升,城市发展有了人才保证。
文化领域,吉林市歌舞团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连续25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参与了从1998年到现在的每一年的春晚演出。起源于八路军冀东军区“坚兵剧社”的文艺团体,在吉林市这片热土上创业半个世纪后转企改制,并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成为全国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国有文艺院团。吉林市歌舞团的成功是吉林市文化创新活力与潜力的体现。
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吉林市在区位、经济基础、交通、教育和旅游等方面都有一些发展上的优势,跟省会长春比起来,在经济发展总量以及交通系统这些方面存在差距,不过工业根基比较结实,自然资源挺多,区位条件不错,而且被指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些都是往后发展的有力支撑。
长吉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吉林市有望进一步融入长春的辐射范围,并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吉林市能否成为第二个长春还要看时间和实践检验,但从发展潜力来看确实很有希望,在吉林省“一主六双”发展战略中,吉林市被定位为重要节点城市,承担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它虽不是省会,但在区域发展层次上却有着明显的后发优势。
吉林市的崛起既是一个城市的故事,也是东北全面振兴的一角。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区域、从雾凇之都到省域副中心,它的发展故事是东北转型发展的缩影和具象化表达,大家对吉林市能不能成为下一个长春有什么想说?您觉得吉林市发展潜力怎么样?欢迎评论区留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