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头寺,位于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镇头村。
宿州古代有八景,是由睢阳官道、符离晓渡、烟寺晨钟、相灵叠翠、谯楼暮鼓、扶疏余韵、徐园芳树、闵墓松风八处景点构成,这八景中,只有烟寺晨钟极具争议。

在明代时期,烟寺晨钟为宿州城东南三里的花池寺,也就是现在的三里湾。而清代时期的烟寺晨钟,并没有明确标注是哪一个寺庙,在八景图中,烟寺晨钟有山松,并有“红尘飞不到,古寺锁秋烟”的诗句。其中,大芳岩寺(大方寺)、镇头寺,最符合八景之烟寺晨钟。
如今,我们普遍认为八景之烟寺晨钟,就是镇头寺。
如今已经进入初冬,镇头寺迎来了最佳观赏的时期。
从符离大道向西进入镇头村,稻田已经收割了,网红打卡地稻田图书馆静静的在那,有很多游客在那里拍照、看书。从道路的尽头向南去,就到了镇头寺。
它位于龙顶山下,始建于隋朝,初名流沟寺,历经大龙泉寺、伏龙寺等多次易名,现存建筑为20世纪90年代恢复的寺庙。
寺外有一呵泉,灌溉水稻数百亩,名曰“香稻米”。从明朝嘉靖年间始,香米便成为进贡皇宫的贡品,品质极佳,素有“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之美誉。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游览此地并留下诗句"唯有流沟天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进入寺门,就可以看到两棵银杏,根据牌子显示,银杏为唐代古树,树高逾30米,至今仍枝繁叶茂。

或许,白居易来此游玩时,这不过是碗口粗细的小树,它饮下千年的雨雪风霜,听见过无数代人的足音与祈福,如今它大约已经需三人合抱了,其树干沟壑纵横,记录着风雨的侵蚀与岁月的沧桑。
它像两柄撑开了的、金黄的巨伞,这流光溢彩的金黄,将寺院的半边天空都遮住了。
寺庙的主殿,门前写着一副对联,龙顶山下悟佛理,呵泉水畔修禅心。
镇头寺旁还有一座大殿,不过久已荒废,飞檐翘角,斗拱交错, 庄重肃穆。大殿下,流出一片泉水,顺着大殿一周,竟找不到泉水的源头,或许,这大殿下,就是这泉水之源吧。

龙顶山,经过西风吹拂,漫山遍野已经变成黄的、红的,还有部分绿叶,十分倔强,仿佛想留住自己那饱满的、汁液充盈的青春。
呵泉长流不息,在山门前汇聚成一片池塘,池塘畔就是久负盛名的夹沟香稻米的产地,虽然水稻已经收割,但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稻米的香气。

池塘北侧,还有一处绝美打卡地,有一条小溪顺着山石而下,不时有鸭鹅在这里嬉戏,还有木瓜林,以及像极了火山泥的一处小山,山上有一处荒废的古亭,煞是好看!
当寒风骤起,成千上万的叶子,都会哗啦啦地,一齐告别枝头,将整个庭院都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雨之中。待到明年,它们又会长满青叶,到了秋天,变黄飘落,向人们诉说着这古寺的千年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