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枫泼墨千峰路,赤染水杉,松涛卷雾。
古村漫笼烟霞住,柿火悬枝,晒场铺金缕,笑语逐云去。
非遗织就秋情赋,幽径寻芳穿岁暮。
踏遍溪山闲意悟,叶凝清露,盏浮香馥,醉倒江南处。
当浙东的霜信吻过四明山的嶙峋翠嶂,这座素有 “第二庐山” 美誉的山峦,便褪去盛夏的葱茏霓裳,化作一幅泼墨挥毫的山水长卷。千米云巅之上,红枫似燎原星火,金钱松如熔金倾泻,水杉将碧水浸染成琥珀色绸缎,在微凉的秋阳里铺陈出十里红妆的绮丽盛景。山脚下的古村落中,黛瓦白墙间晾晒着流金稻谷,檐角垂落的柿子宛如赤色灯笼,溪边廊桥将斑斓树影揉碎在粼粼波光里,潺潺水声应和着千年民俗的浅吟低唱。作为宁波秋日的瑰丽名片,四明山不仅坐拥 “红叶观赏指数 90%” 的天然秘境,更以 “秋味 + 民俗” 为墨,在山水间绘就一场传统与自然交融的文旅长卷,邀每一位旅人于溪山光影中,邂逅江南秋日的诗意与烟火。
民俗盛宴:古村为幕,秋趣盎然
四明山的秋色,恰似一卷徐徐展开的民俗长轴,以青山为幕布,古村为戏台,将丰收的喜悦与千年的传承,酿成一坛醉人的秋日佳酿。每年霜降过后,当漫山红叶点燃天际,沿线村落便相继奏响节庆的乐章,让沉寂的山林焕发出勃勃生机。
柿林村的 “柿子文化旅游节”,是四明山秋日的开篇华章。这座隐匿于丹山赤水深处的古村,房前屋后的柿树虬枝舒展,红彤彤的柿子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宛如万千灯笼点亮山间。村民们身着传统服饰,举行庄重的 “摘柿仪式”,游客们亦纷纷加入,亲手摘下饱满的果实,品味这份来自山野的秋日甘甜。晒场上,去皮晾晒的柿子层层堆叠,红褐相间的柿饼与远处的红叶遥相呼应,勾勒出一幅灵动的晒秋图景。古戏台前,越剧婉转的唱腔在街巷间流淌,与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成曲,令人沉醉于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李家坑村的秋日,则氤氲着古朴的人间烟火。这座依山傍水的村落,鹅卵石小径蜿蜒如带,四百余年树龄的古香榧树遮天蔽日,树下的小摊上,摆放着村民自制的干菜、手工米线。每逢周末,“古村民俗嘉年华” 热闹开场,打年糕、做米糖等传统农事体验,引得游客纷纷挽袖参与,在捶打糯米、揉捏米团间,感受手工美食的温度。夜幕降临,溪边篝火熊熊燃起,村民与游客围火而舞,山歌悠扬,舞步轻快,火光映照着张张笑脸,温暖了整个秋夜。
北溪村的 “月亮湾民俗会”,别有一番雅致风情。村口两棵六百年树龄的古银杏下,咖啡车飘出阵阵醇香,游客们闲坐溪边,啜饮咖啡,静赏弯月形溪流倒映红叶的如画景致。村内的非遗展演中,宁波走书、余姚滩簧轮番上演,艺人们字正腔圆的演绎,将浙东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手工体验区里,孩子们在村民的指导下,制作枫叶灯笼、编织竹编小物,将秋日的美好,一一收进指尖。
文创焕新:秋意为媒,匠心传情
四明山的秋色,不仅可赏可忆,更能化作独特的文创瑰宝,被游客珍藏。近年来,返乡青年与民宿经营者以秋为灵感源泉,将自然馈赠与匠心巧思相融,让传统风物焕发新生,为秋日之旅增添别样惊喜。
“90 后” 设计师陈悦创办的 “四明秋礼” 美学空间,是创意与自然碰撞的灵感宝库。她以四明山的秋日物产为原料,打造出一系列特色文创:将本地茶叶与柿子巧妙融合,制成清甜回甘的柿叶茶;以金钱松的金黄针叶为素材,压制标本,搭配古朴木框,定格 “可带走的四明秋景”;更将红枫、水杉的叶片融入手工皂,每一块都散发着自然清香,纹理独特。体验区内,游客可亲手制作枫叶拓印帆布包,将叶片脉络复刻于布面,再添上个性文字,成就独一无二的旅行纪念。
钱库岭村的民宿集群,则以 “农事文创” 为特色,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丰收的喜悦。民宿主人将梯田稻谷制成糙米礼盒,配以 “四明山的阳光味道” 的暖心文案,成为炙手可热的伴手礼;庭院中的 “树叶拼画” 体验课,吸引众多亲子家庭参与,孩子们用红枫、银杏叶拼贴出山间美景,在动手实践中领略自然之美。部分民宿还推出 “古道徒步手账本”,内附四明山古道路线图、秋日植物图鉴,方便游客记录旅途点滴,让记忆鲜活如初。
丹山赤水景区的非遗工坊里,传统工艺与秋日元素深度交融。传承人现场展示余姚竹编、木雕技艺,游客可跟随学习,制作枫叶形竹编挂件、雕刻四明山秋景小木牌。工坊推出的 “柿柿如意” 系列文创备受青睐,柿子木雕刻的摆件、印有柿子图案的丝巾,寓意吉祥,成为馈赠亲友的不二之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承载着四明山的秋日记忆,更让传统非遗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体验指南:秋日寻芳,实用锦囊
最佳观赏与行程规划
据四明山景区预报,红叶最佳观赏期为 10 月 20 日至 11 月 25 日,此时枫叶、水杉进入最美时节,山林色彩绚烂夺目。推荐三日深度游路线:首日抵达四明湖水杉湿地,漫步湖畔,欣赏赤红色水杉倒映碧水的绝美画面,傍晚入住大岚镇,静享山顶小镇的静谧秋夜;次日上午前往柿林村,参与柿子节采摘、晒秋活动,午后游览丹山赤水景区,探寻丹霞地貌与古村风情,晚间赴李家坑村,共赴篝火之约;第三日清晨徒步四明山古道,穿梭于层林尽染间,上午体验非遗手作,午后前往茅鑊古松公园,瞻仰千年 “金钱松王”,圆满结束旅程。
摄影与游览贴士
清晨 6 - 8 点与傍晚 16 - 18 点,是摄影的黄金时段,此时光线柔和,红叶与水色相映成趣,光影如梦如幻。推荐拍摄点:四明湖水杉湿地(红杉倒影、候鸟栖息)、北溪村月亮湾(古银杏、溪流红叶)、华光台(俯瞰四明山全景)、茅鑊古松公园(金钱松王与水库倒影)。景区内部分路段为盘山公路,自驾需谨慎,建议停车徒步游览;徒步古道时,宜穿防滑登山鞋,携带登山杖与薄外套,应对山区温差。摄影爱好者可备广角镜头拍全景,长焦镜头捕捉细节,身着浅色系服装,与红叶形成鲜明对比,定格绝美瞬间。
食宿与出行指南
四明山景区无通票,各景点单独收费,住宿选择多样,大岚镇、四明山镇的民宿性价比高,部分还提供农事体验、手工课程等特色服务,如明洲农家乐、仰天湖山庄等,节假日需提前 1 - 2 周预订。美食方面,推荐品尝软糯芋艿、鲜美三鲜汤、香干炒水芹菜,以及秋日限定的柿子饼、柿叶茶、米酒等。交通上,可乘高铁至余姚北站,换乘旅游直通车直达四明山镇(约 1.5 小时车程);自驾游客导航 “四明山观景台”,沿盘山公路而行,沿途设有观景停车点,方便随时驻足赏景。
文化体验与纪念选购
非遗体验项目(竹编、木雕、枫叶拓印)需提前 1 天通过景区公众号预约,柿林村摘柿体验需在指定区域,听从村民指引。民俗活动多集中于周末,如李家坑村篝火晚会、北溪村民俗会等,建议提前查询日程。纪念品推荐:柿柿如意木雕、枫叶竹编挂件、四明山茶叶礼盒、树叶拼画相框等文创产品,兼具纪念意义与实用价值;手工柿饼、干菜等土特产,包装精美,是馈赠亲友的贴心之选。
从四明湖水杉的赤影摇曳,到柿林村的灯笼高悬;从古道徒步的层林尽染,到古村民俗的烟火可亲,四明山的秋日,是自然与人文的深情相拥,是传统与创新的浪漫共舞。在这里,每一片红叶都诉说着诗意,每一项民俗都饱含着温情,每一件文创都凝聚着匠心。这一场江南秋日的邀约,不仅能让你领略 “浙东第一山” 的壮美风光,更能让你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浙东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蓬勃活力,将这份秋日的温暖与诗意,永远镌刻在记忆深处,成为一段难忘的江南记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