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秋日的雁荡山,层林初染
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然而,去年此时
这处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的奇山灵水
正悄然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干涸危机
雁荡山的水去哪儿了?
一些异常数据或许能提供答案
雁荡山风景区内
共有247家宾馆、民宿
在调取它们近一年的用水记录后发现
105家完全没有自来水用水记录
138家的年实际用水量低于100吨
远低于273吨的行业均值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政协提案揭开地质公园“缺水”危机
“雁荡山的魂在‘灵水’,可现在不少溪流断流、湖泊干涸,再这样下去,‘奇山灵水’的招牌就保不住了!”
2024年初,在浙江省乐清市政协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周旋律的一番发言引发热烈讨论。近年来,乐清市委、市政府专题部署“重振雁荡雄风”工作,周旋律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多次前往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风景区开展现场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他明显感觉到景区的水少了——曾经气势磅礴的大龙湫,如今更多以“涓涓细流”的形态呈现给游客,小龙湫、三折瀑等其他有名的瀑布、湖泊,也普遍呈现缺水状态。
带着这份担忧,周旋律利用两个月时间,走访了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景区内的12个村落、部分民宿经营主体,深入调查雁荡山缺水现象的气候原因、地质原因、人为原因,最终形成《关于加强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水资源保护的提案》。提案中详细描述“景区内大量民宿、酒店私引水源,部分溪流上游被‘截流’,下游景观用水难以为继”“原住民取水设施老旧,水资源浪费严重”。
这份饱含民生温度与生态焦虑的提案,很快被转交至乐清市检察院,一场围绕雁荡山“灵水”的公益守护战就此拉开序幕。
取证,从数据异常入手
景区内247家民宿和酒店,到底是哪些有问题?一家一家排查,效率太低,而快干涸的瀑布与溪流等不了了。为精准锁定非法取水者,乐清市检察院对该问题展开专项监督,找到了办法——从民宿、酒店取水数据入手。
检察官们查阅了乐清市水务集团发布的《宾馆民宿行业用水标准》,其中明确记录三星级以上宾馆年平均用水量679吨、普通民宿年平均用水量273吨。同时,检察官们还向乐清市水利局调取景区内247家宾馆、民宿的近一年用水记录,发现247家经营主体中,105家完全没有自来水用水记录,相当于“零自来水运营”;剩余142家中,138家的年实际用水量低于100吨,最低的一家民宿年用水量仅23吨,远低于273吨的行业均值。“一家拥有15间客房的民宿,一年只用23吨水?这根本不可能,连日常清洁、客人洗漱都不够。”检察官陈婷婷表示,数据异常的背后,必然存在“非自来水水源”的秘密。
2024年2月29日,乐清市检察院启动立案调查。办案组进一步调取了乐清市近五年取水许可审批档案,发现整个雁荡山景区内,仅有1家酒店依法办理了取水许可证,其余246家经营主体均未办理取水许可证。显然,雁荡山景区内有大量民宿在经营过程中非法取水,且乐清市水利局对景区内非法取水现象的监管存在明显漏洞,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已受到侵害。
无人机下的“隐秘水源网”
这些民宿、酒店是如何非法取水的?
“当无人机升空,我们才真正看清非法取水的‘全貌’,那种震撼难以用语言形容。”检察官助理赵之江展示着现场勘查的照片,照片中,一根根黑色的PE管沿着山体蜿蜒而下,有的隐藏在树林里,有的贴着岩石缝隙,最终都通向民宿的蓄水池或水塔;在部分溪流上游,还能看到不锈钢水塔和用水泥浇筑的“小型水库”,容量从几十立方米到几百立方米不等。
办案组邀请周旋律委员,联合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和专业测绘人员,利用无人机对雁荡山核心景区进行了为期3天的全覆盖勘查,共发现非法取水设施93处,其中私建水库2座、水塔91座。“除了数量众多的小型水库和水塔,在雁荡山上游湖泊雁湖内,我们还发现数条直径约60厘米的水管,正是这些水管将水引出。”周旋律说。
村民这种简单连接水管取水的粗放型取水方式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检察官们在现场发现部分引水管因年久失修,存在严重漏水现象。此外,村民为了使用“活水”,使用水塔、水库取水时,并未设置阀门,上游水管接引水后,水库、水塔中的水常年处于满溢状态,蓄水装置无法蓄下的水直接流出去浪费掉了。
“针对村民这种粗放型取水方式,我们结合手头的数据并邀请专家进行过粗略评估,村民每年约从雁荡上游溪湖接引山水450万吨,但有效利用率仅有五分之一。”雁荡山风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道。
“我们祖辈都是这么取水的,没人告诉我们这样不合法,也不知道会浪费水。”一位老人的话,反映出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性——原住民的合法用水需求需要保障,但无序取水、浪费水资源的现状也亟待改变。
民宿产业与传统用水的矛盾
“我们雁荡景区内这么多村,从20世纪就开始用水管接山水用了,一直是这样用过来的,怎么成非法取水了?山水不仅免费,用山水泡出来的茶也更香,自来水在我们这边都没人愿意用的。”在雁荡山景区经营民宿的李老板,向检察官们坦言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李老板是雁荡山本地人,目前他经营的民宿有10间客房。
“雁荡山是三山五岳之一,游客很多的,早在2006年左右,我们这儿就有很多村民将自住房腾出来提供给旅客,那个时候还没有民宿的概念呢。”李老板介绍,由于每家每户早就形成了接用山泉水的习惯,早期开办小型家庭式旅馆时,自然也让游客直接用接引到家中的山泉水,没有另外用自来水。
早期雁荡山景区内的小型家庭式旅馆规模小,接待量少,用水自然也没有很多。但随着民宿概念的兴起,景区内很多村民将自建房整栋包给运营商作为民宿经营,房间数量增多了,接客能力和游客用水量大幅提高。
“除了前面提到的将整栋自建房包给运营商的形式外,还有很多村民没有包给运营商,而是腾出房间给旅客,仅留一两个房间自己住,像李老板就是这种形式。”陈婷婷介绍道,“无论哪种民宿经营形式,都随着民宿行业的兴起大幅增加客房数量和床位数,接纳更多的游客,但取水用水方式却一直没有改变,部分村民取用山泉水从原先的生活用水转变为经营用水,相关监管却没有到位。”
听证会上的“智慧碰撞”与法律支撑
“很多民宿经营者问我们,为什么用点山泉水还要办证?这说明他们对取水许可制度完全不了解。”陈婷婷说。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办案组发现,不少经营主体和原住民对“取水许可证”存在认知误区。
所谓“取水许可证”,是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重要制度载体。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凡利用取水工程或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除“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等特殊情形外,均需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
2024年3月15日,乐清市检察院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听证会正在进行。“取水许可证的核心作用,是平衡‘用水需求’和‘生态保护’,避免因无序取水导致水资源枯竭。”检察官的解读,让在场的民宿、酒店经营者和村民代表恍然大悟。
这次听证会参会人员除了办案检察官、5位民宿经营者和3位村民代表外,乐清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委会工作人员、雁荡镇政府工作人员以及3位具有地质专业背景的“益心为公”志愿者也受邀到场。
“雁荡山的水资源属于‘裂隙水’,主要依靠雨水补给,一旦上游被大量截流,下游的溪流、瀑布就会断流,而这种生态破坏是不可逆的。”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委会工作人员进一步指出,非法取水不仅影响景观,还会破坏山体稳定性——私建水库、铺设水管时的开挖作业,容易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益心为公”志愿者汪得松则从“水资源浪费”角度提出观点:“我们调研发现,景区内民宿的用水效率极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免费取水’导致的浪费。”她建议,除了查处非法取水,还需要建立“阶梯水价”制度,提高用水效率。
民宿经营者代表李老板当场提出疑问:“如果办理取水许可证,成本会增加多少?我们小民宿能承受吗?”
检察官立即回应:“根据相关政策,政府会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大家安装节水设备。”
村民代表则关心:“我们以后用水怎么办?总不能让我们没水用吧?”
乐清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承诺:“会加快自来水管道建设,确保原住民的生活用水不受影响,同时保留部分合法取水点,对村民生活用水按人每月给予补贴。”
经过3个小时的讨论,各方最终达成共识:非法取水行为必须依法查处,同时要兼顾民生需求和生态保护,通过“分类整治、系统治理”实现共赢。这场论证会的成果,为后续整改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检察建议到“全域护水”新格局
整改过程中,工作人员切断、拆除非法搭建的取水设施。(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4年3月28日,乐清市检察院向乐清市水利局和雁荡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依法查处非法取水行为。检察建议书中特别强调:“需建立‘水利+文旅+乡镇’的联动机制,避免‘多头管理’或‘监管真空’,同时设立违法举报热线,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接到检察建议后,乐清市水利局立即行动,联合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委会、雁荡镇政府成立“雁荡山水资源保护专项工作组”,制定了“分类整治、分步推进”的整改方案。
针对经营主体,工作组首先发布《关于规范雁荡山景区取水行为的通告》,明确“自通告发布之日起,未经审批禁止私自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时开通“取水许可办理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上门指导。截至2024年6月,247家经营主体中,已有230家完成自来水接入,17家因位置偏远暂未接入的,全部办理了临时取水许可证,并安装了智能水表进行用量监测。
对于57处非法取水设施,工作组采取“拆除+保留”相结合的方式——拆除了41处严重影响生态的私建水库和水塔,保留16处(后经调整,增至36处)位置合适、容量较大的设施,经改造后收归国有,用于森林消防蓄水。
“为什么保留36处设施?这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的规定,森林消防蓄水设施属于‘公共利益用途’,将非法设施改造后收归国有,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能发挥公益作用。”乐清市水利局工作人员解释道。
同时,乐清市检察院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周”活动,通过发放手册、播放宣传片、现场讲解等方式,增强经营主体和游客的环保意识。“现在我们民宿都安装了节水马桶和淋浴头,客人也会主动节约用水。大家都知道,保护雁荡山的水,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李老板说。
2024年8月,乐清市检察院对该案作出终结案件决定。经评估,雁荡山景区内非法取水行为已经全部整改到位。11月29日,乐清市政协副主席汤建鹏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政协提案与雁荡山景区水资源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协同监督活动。在实地回访后,对案件办理结果给予高度评价:“没想到检察院能这么快解决问题,现在的雁荡山,又能看到‘清泉石上流’的美景了。这份检察答卷,既守住了生态底线,又保障了民生需求,值得点赞!”
2025年9月10日,在智利阿劳卡尼亚地区特木科市举行的第1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中国浙江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荣获“世界地质公园最佳实践奖”。同时,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扩园申请也在大会上正式获批。该奖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世界地质公园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为全球229家世界地质公园提供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这项荣誉的背后,少不了雁荡山各相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现场勘验过程中,乐清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办案人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现场勘查,发现村民未经审批私建储水建筑物。(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完成公益诉讼案后,雁荡镇政府等行政机关的工作并未止步于个案的办理。自2025年以来,雁荡镇政府在雁荡山管委会的领导下,进一步推动完善雁荡山生态水资源系统保护工作。在2024年切断主要引水管道的基础上,继续排摸切断隐蔽小管,基本实现隐蔽管道的全部切除工作,同时与乐清市水利局建立雁荡山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确保及时移送非法用水案件线索,加大对非法用水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大龙湫水源不再因此流失。同时,相关主管单位继续推进雁荡山水资源上游溪湖白溪以东、碧玉溪、鸣玉溪溪床生态种植工程,通过绿色种植,涵养山间水流。
为了更彻底了解、解决水源潜在问题,相关管理单位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森林防火蓄水池工程、防洪堤建设等方面,继续做细做实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龙溪水库、南坑水库工程的建设评估立项工作;通过引入农业专家,完善农作物灌溉系统,为雁荡山特色茶叶、铁皮石斛等农作物建设科学高效的灌溉管道。在去年雁荡核心景区全村接通自来水管的基础上,集中力量破解部分管道因雁荡山地质高低差形成的水压不足问题,实现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
本文杂志原标题:《世界地质公园的水去哪儿了》
编辑丨黄莎 王丽设计丨刘岩记者丨唐姗姗
点击图片购买《方圆》杂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