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温哥华美术馆
8号早餐后我们去了酒店附近的温哥华美术馆,温哥华美术馆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美术馆,其建筑为希腊神殿式古典建筑,融合新古典主义风格与当代艺术元素,正门采用古罗马式柱廊及三角顶形式,外墙由巨型石墙构成并饰有精雕。馆内有1万余件藏品,分布在4层展馆。
二人门票加税73.5加币
一楼是艺术家otani工作室:
看作者的作品,感觉一定是很美的神话里的一个个古怪精灵,一件件陶瓷、生物树桩和散落的石头,艺术家想告诉我们什么?由于对原住民的文化缺乏了解,很难展开想象,但一定是一个美好的民间传说,万物有灵性。
艺术家将粘土、木材、植物等自然元素转化为充满个性的生物形象,用公园和森林中采集的材料布置场景,想象中漫步于在森林之中,在土堆、树桩和散落的石块间邂逅各种大小、形态的陶瓷人类、野兽和怪物,很文艺。
在Otani工作室制作的雕塑借鉴了日本陶瓷制作的传统,再加上艺术家自己的创意塑造。一些雕塑是模糊的人类,一些更像原始的物理性,他们的表面开裂,粗糙和不规则,对未来充满想象力。
作者巧妙捕捉到了短暂的情感:惊奇,孤独,渴望和希望。主题《我脑海中的怪物》不是一个远离现实的愿景;相反,它重新想象了其中的可能性。在这里,怪物不是威胁,自然不是背景,而是参与者,互相融合。这是一个邀请,一个梦想,一个奇思幻想的神话世界。
二楼展厅
展示的是约翰·大卫·劳伦斯的收藏品。
劳伦斯从小在他的母亲,音乐家和音乐教师的鼓励下,青年时期开始学习萨克斯管并在合唱团唱歌。爱好音乐美术,20世纪80年代初抵达加拿大西海岸之前,在美国各地旅行,一个背包客并街头表演。他组建了Zaniacs,一个爵士乐队,并持续了二十年。作为一名音乐家、表演者、活动家和收藏家,定居温哥华后他对该地区陶瓷生产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并自此积累了私人手中最大的BC陶瓷收藏。
这个爱好真好,就是有点费钱。收藏品非常多,我只拍了一小部分。
二楼还有一个摄影展,我看了一眼没有拍。
参观完继续上三楼,楼梯上的图案就开始有了土著人的特征
我们都见过大海,知道大海有潮汐,而最懂潮汐的还是在这片水域生活的土著人,三楼收藏的土著艺术展品可以窥见一斑。
潮汐,潮起潮落,源于一种大海的诗意和力量,海洋之大,不仅是万物灵感的源泉,潮汐还是海洋和生活在它附近的许多土著艺术家的作品的表现方式,他们见证了数千年潮汐变化,——从雕刻成面具的雪松到海底王国的故事,这就是土著人与大海潮汐最密切相关的元素。
四楼重点展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艺术家艾米丽·卡尔的后印象派画作,融合原住民主题与现代风格。包含其标志性的《森林与天空》系列,通过原住民图腾与漩涡状雪松呈现殖民时期的文明冲突。
土著文化是自然悠久的传统文化,即将土著文化与自然融为一体。启蒙运动的哲学倾向于认为北美土著社会提供了“自然状态”中生活的状态。根据对自然(或人性)的看法,这可能被描述为从噩梦般的霍布斯式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到理想化的浪漫主义“高贵野蛮”而不被文明的恶行所腐蚀。到了19世纪末,西方一致认为土著生活方式正在消失。对一些人来说,这是文明的胜利;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一场忧郁的悲剧。对几乎所有人来说,这是自然的必然性。卡尔自己与西北海岸土著人民的关系是复杂而充满忧虑的。她倾向于浪漫主义的观点,并以这些术语表达了同情,她试图记录一种“消失”的文化,同时将以与她自己的传记,艺术和民族身份问题交织在一起。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问卡尔是如何用这个空间隐喻来描绘她的土著主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反思土著文化对象和自然标志之间的空间关系,例如森林树叶。在她的画作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文化物品似乎不再使用,正如一个标题所声称的那样,被自然“生长”所“扼杀”。“这表明了文化和自然之间的联系,然后随着一个人消费另一个人而模糊。正是在这种模棱两可且常常矛盾的空间中,卡尔构成了她的艺术元素。她开始作为土著社区的访客,几乎立即成为一个可疑的公众“专家”。最终,卡尔声称与西北海岸雨林本身的交流是她加拿大身份的一个决定性方面。
一楼文创店
美术馆的一层设有艺术品商店,这里不仅有各种艺术复制品和周边产品,更有机会淘到一些独特的艺术珍品。我个人非常喜欢一些艺术品茶杯和盘子,家里摆放一些可以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温哥华美术馆很有特色,展品重点在挖掘加拿大海洋本土艺术文化,将这些展品与参观着进行一场时空对话,能够对上多少就是各人的缘分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