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火的是徐州的“金色童话世界”。
说的是邳州那条银杏时光隧道,一条公路被老银杏包住,人一走进去就像进了滤镜里。
不少本地人还真没到现场看过。
叶子一夜变金,地上像铺了软垫,脚一踩沙沙响,拍照不用加特效。
早去能看见薄雾,阳光一打,树缝里有光束。
晚去能看见逆光,叶子像镀了铜。
风一来,叶子飘下来,扣在肩上,卡在脖子里,拿一下还怕弄坏。
这里不用门票,路段多,分散走,人没那么挤。
主段在邳州铁富镇一带,导航搜“邳州银杏时光隧道”就行,路边有指示牌,附近还有小集市。
停车有临时点,车挪得慢,交警盯得紧,别随便停路边。
季节看温度,正常在十月底到十一月中,最稳的一周在霜降到立冬这段。
雨天叶子掉得快,风大也掉得快,想看厚地毯要盯天气。
银杏也叫公孙树,意思是爷爷种的,孙子用得上。
邳州种银杏有老底子,明清年间就有成片老树,乡里祠堂旁边常见大树,树龄两三百年的不少。
路边还立着树牌,写着树龄和村名,村里很爱护,别爬树,别拽枝。
不自驾也能去。
徐州东下车,换邳州的高铁三十来分钟,站名看清楚,去邳州选“邳州东”,别坐错到“徐州站”还以为近,结果在市区折腾。
邳州东出来打车四十分钟左右能到主段,节假日好叫网约车,夜里不好叫,早点走。
自驾省心,景点分散,路况好,走京沪高速或者连霍高速,按导航到铁富镇,下高速半小时就能见到大树的影子。
玩法简单,三小时足够,拍照留点体力,别蹲久了站不起来。
衣服选深色,衬托金黄,鞋底抓地要好,地上滑,不然拍着拍着脚下一溜烟。
道具不必买,随便一条围巾就好,花环看着好看,上镜不自然。
拍照别站到车道上,车来得快,村口拐弯多,司机看不清,安全要紧。
冷的话,路边有烤地瓜,捂手也顶用。
带孩子的看紧点,叶子堆底下有坑,有时候是树根,有时候是水沟盖子。
附近吃的有地锅鸡、地锅鱼、辣汤、牛肉锅贴,量大,米饭管饱,价钱不贵。
铁富镇小馆子多,问店里要一碗辣汤配烧饼,顶胃,也暖。
想吃讲究的,回徐州城里再说,云龙湖边有老店,把子肉卷烙馍,汤汁一抿就化。
住的话,冲银杏来的,选邳州城区的快捷酒店就行,干净,停车方便,周末上浮不多。
想玩两天,住徐州云龙区或者泉山区,晚上逛云龙湖,白天再跑银杏。
高一点的住湖景酒店,带地下车位,夜里回来不找车位省心。
预算紧的住客栈,离小吃街近,吃完就能睡。
工作日去更爽,房价稳,人也少,拍照不用排队。
带上厚外套,风凉,手指头冻住按不动快门的事常见。
银杏看完,手头还有半天,就顺路看点人文。
徐州叫彭城,汉文化的老窝,汉画像石出土最多的地方之一。
徐州博物馆不大,宝贝不少,玉衣、陶俑、画像石,解说清楚,避风避寒,歇脚顺路。
城北的狮子山楚王陵有陶俑坑,个头不大,神态各异,站在坑边看,心里就有画面。
龟山汉墓把山掏成了宫殿,石门、石兽、石刻都在原位,走进墓道,墙壁温温的,仿佛还留着人气。
云龙山离湖很近,爬个二十分钟就到台子,俯瞰湖面,城在一边,水在一边,风吹过脸正好。
回到“金色童话世界”,再说点细的。
最佳时间段在早八点到十点,光软,人也少。
傍晚四点半到五点半,逆光好,车多,停得远,走回去要十几分钟,老年人别勉强。
航拍管得严,景区和村里都不让随便飞,别拿完就起,先问管理人员。
地面落叶是景,别扫成堆去拍,风一吹散了还影响人。
吃喝别在主段正口买,往里走两条街,价钱能便宜一半。
买银杏果要看新鲜,壳上有亮泽的好,手上别揉,容易过敏,回家戴手套处理。
车加油提前加,镇里站点少,排队耽误时间。
导航有时候把人带进村里小巷,路窄会车累,看到大车少的那条就别执拗,掉头走主路更快。
环保袋带两个,装围巾、热水、垃圾都方便。
厕所多在小学边、公园角、游客点,看到就去,别扛着。
顺路再给一个备选,遇到银杏掉光,去潘安湖湿地公园看金色芦苇。
地在贾汪那边,导航搜“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西门”。
木栈道绕湖一圈,风车、观鸟台、小火车,适合亲子,老人也走得动。
晚秋最美,芦苇黄得透,阳光一照像金毛波浪,水面有倒影,出片也容易。
门票不贵,多数区域免费,停车场按次收,手机扫码就能进出。
公交能到,时间长,自驾更省事。
回头说交通,别选错站。
徐州站在老城区,普速、少量动车,去市区景点方便。
徐州东在新城区,高铁多,接驳地铁一号线,去云龙湖、博物馆要转一次,时间差不多。
去邳州看银杏,优先徐州东转高铁到邳州东,或者直接买到邳州东。
去潘安湖,选徐州东更合适,打车四十分钟左右,公交两小时起步。
带父母来,安排宽松点。
第一天博物馆加云龙湖,夜里吃把子肉。
第二天一早银杏时光隧道,中午小镇辣汤,下午回城喝杯热茶,脚能抬起来就算赢。
情侣来,一身暗色衣服,围巾同色,拍十张出九张能用。
亲子来,推车能上,栈道缝宽,别让轮子卡进缝里。
省钱有路子。
住快捷,平日订,提早锁价,别临时订。
吃饭去本地人坐满的,菜单字少,锅里香味大,错不了。
纪念品买银杏叶书签,轻,带得走,摆着也不占地。
避坑也要说满。
别跟路口揽客走“私房秘境”,十次九次就是那条路。
别在树上绑丝带,拍一张,树受伤一季。
别占中间车道摆拍,造型再好看也值不得那一脚刹车。
最后留个小惊喜。
徐州的老街户部山,抬脚就是青石板,屋檐层层叠,晚上灯一亮,像剧场,吃碗热乎的汤,身上就松了。
这座城有金色的秋,也有厚重的史,还有一口能治愈的热汤。
等下一场风来,还会再去看那条会发光的路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