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一个年轻自治州,这里山川秀美,拥有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等众多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浓郁,还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和“中国金州” 。
万峰林
黔西南名字的形成与它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建制有关。“黔”是贵州省的简称,因其地处贵州省西南部,所以称为“黔西南”。1981年,兴义地区被撤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该名称自此确定。1982年5月1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挂牌。
马岭河峡谷
黔西南并没有官方认定的“四大古镇”,但从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方面来看,以下是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
鲁屯镇 :位于兴义市东北部,其历史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明初形成集镇,清康熙时期达到极盛 。这里最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当属鲁屯牌坊群,共有3座清代中后期的石牌坊,均为四柱三门五楼式结构。古镇内还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巷道错综复杂,体现了浓厚的军屯文化特色。此外,还有荷花月牙池、古墓群等历史遗迹。
龙吟镇:位于普安县北部,是贵州省苗学会命名的“中国苗族第一镇” 。这里历史悠久,元末属兴让里,明朝时成为屯垦边疆的战略要地。镇内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普纳山古战场遗址见证了明初“调北征南”的战争。此外,竹麻山苗寨保留着喇叭苗的独特文化,其山歌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还有城子古城、甲子桥等遗迹,也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变迁。
蛮王城遗址
桑郎镇:位于望谟县东部,地处孔明山南麓、桑郎河畔,历史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镇内有蛮王城遗址、七星桥等古迹。此外,桑郎还有金钟扑地、天马山、河中石柱、双鼻洞等景观,构成了“桑郎十景”。
捧乍镇:位于兴义市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明朝洪武年间便设营屯兵,有“先有捧乍营,后有兴义城”之说。这里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西南屏障”石刻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书法与刻艺俱佳。太液天池建于清代,是古迹保存最为完整的代表,又称“日月池” 。碧云洞则是典型的人文景点,洞内钟乳悬垂,尚存两块石碑,是研究地方历史的重要史料 。此外,还有明阳洞等自然景观,以及西门街的晚清民居等古建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