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苏北大地,翠绿和金黄交织,生长的努力和收获的喜悦并存。一群诗人、作家、文化大咖来到徐州新沂,饶有兴致地探寻建设和美乡村的秘密,走近静谧的历史,赞叹美好的今天。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指导,江苏经济报社、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新沂马陵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经济网联合主办的“创新发展挑大梁 共同富裕作示范——‘苏潮乡遇’2025文化大咖新沂和美乡村采风行”活动于11月8日至9日在新沂成功举行,来自江苏、安徽等地的文化大咖吴剑飞、徐丙奇、应文浩、麦阁、龚正、龚学明、陆新民、曹伯高、杨久伟、王敏媛、冰岛、毛文文、张伟斌、姚刚等人激情澎湃,诗情喷发,一路行走,一路诞下诸多精彩诗句……
省委工作队帮促惠及村民12万余人
在“苏潮乡遇”2025文化大咖新沂和美乡村采风行座谈会上,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高级记者,江苏经济报社社长、总编辑吴剑飞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视野中统筹部署,明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为“十五五”时期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渠道。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重点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大工作重点,凝心聚力实干帮促,砥砺奋进共同富裕,大力推进帮促工作迅速开展,取得良好效果。新沂和美乡村采风行活动,通过组织著名诗人、作家到现场参观采风,走访新沂马陵山和窑湾景区,了解马陵山创国家级5A景区过程,了解窑湾景区历史人文面貌和景区特色演出等,同时走访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了解帮促举措,参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丽村庄,创作出深度新闻报道和一批诗歌力作,来讴歌景区工作人员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艰辛努力,他们的智慧和创新性方法,不断提升景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新沂游览观光。他衷心感谢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精心安排,感谢参会大咖一路奔走,用敏感的心灵捕捉精彩素材。
新沂市委常委、副市长,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卢寅代表新沂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大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新沂是苏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山水之城、枢纽之城、活力之城,是全国百强县、全国工业百强县、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24年,新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开票销售收入、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三个过千亿”,实现“三个历史性突破”:GDP突破千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跃居徐州市县域板块第一名,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优秀县,唯一板块连续两年获得徐州市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奖。新沂城市特色鲜明,概括为“四个城市”:淮海经济区现代工业城市。新沂工业基础扎实,初步形成了“4+4”现代产业体系:高端纺织、精细化工、绿色冶金、智能制造优势产业和先进材料、新型能源、宠物经济、枢纽经济新兴产业,徐州市委、市政府赋予新沂打造“县域工业领头羊”的使命。长三角北翼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区位是新沂最大的优势。境内有陇海、新长、胶新3条铁路,徐连高铁已开通,京沪二线、合青高铁正在建设,淮新高铁正在论证;京沪、连霍、新扬3条高速,8条国省道;1条京杭运河、3个内河港口;1个通用机场,周边1小时车程内有4个机场,形成了“公、铁、水、空、管”立体交通网络和多式联运体系。淮河生态经济带滨水花园城市。境内有“四河一湖”等流域性河湖、重点区域河道16条、中小型水库29座,沂河、沭河、中运河、新沂河、白马河、黄墩河穿境而过,骆马湖、圣泉湖、沙墩湖、阿斗湖错落分布。大运河畔商贸文旅城市。新沂“一山一湖一古镇”享有盛誉,马陵山是4A级景区,骆马湖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窑湾古镇是4A级景区。
他介绍,自2024年6月进驻以来,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在新沂市“五方挂钩”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新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深化结对共建,汇聚帮扶资源,推动后方单位与帮促村开展结对共建。南京市玄武区相关单位与新沂市镇、有关单位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文旅宣传推介协议,并捐赠乡村振兴资金9万元。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党支部协调出资6万元、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党支部出资10万元帮助阿湖镇岭东村补足乡村建设短板。省通管局联合新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上旺村签订党建联盟协议,两年为17名优秀学子发放钱物3万余元。广发银行南京分行8个党组织与棋盘镇8个村联建,开展“金融助农”宣讲活动。此外,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多元帮扶格局。工作队共编排实施帮促项目45个,总投资5549万元,投入帮促资金2234万元,惠及村民12万余人,12个产业项目预计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307万元。省委宣传部推动5000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宿北革命老区红色农旅项目”落地,实施项目11个,预计可带动农产品销售超过5000万元,解决400余人就业。为推动村民致富增收,积极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在南京市举办“‘新’鲜好物‘沂’路相伴”新沂市农特产品展销暨文旅宣传活动,现场展销19场,与南京众彩进行产销对接,累计采购新沂农产品50余万元。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参加医疗护理员资格培训,举办“苏货新农人高级研修班(徐州站)”,助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拓展招商引流,进一步拓宽村民致富增收渠道。9个帮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24年比2023年增长12.93%。实施乡村建设、医疗互助、乡村治理、民生关爱等项目33个,解决群众所需所盼。
努力打造县域文旅经济新高地
文化大咖们首先来到马陵山景区,被这里的自然胜景和文化遗址所震撼。
马陵山景区总规划面积28.9平方公里,保护面积56平方公里。景区现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承担着“源头文化展示”与“文明融合见证”的重要使命。马陵山最具辨识度与价值含量的核心资源,首推花厅文化遗址。该遗址被誉为“东方土著金字塔”,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显示其同时具有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双重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与文化价值。马陵山拥有典型的丹霞地貌与复合型生态系统。赤红山体嶙峋奇峭,岩洞遍布,溪谷纵横,湖林相映,构成集山、水、林、洞于一体的立体生态景观,极具观赏性与地质科考价值。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系统稳定,被誉为“天然氧吧”“城市绿脉”。马陵山承载着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抗日战争时期,新沂地区建立了沭宿边和马陵山区(宿北)抗日根据地,马陵山区成为江苏长江以北最早的八路军活动区域之一,为敌后抗战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1946年,陈毅、粟裕在此指挥宿北大战,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如今,三仙洞宿北大战前沿指挥所旧址、宿北大战纪念碑亭及陈毅塑像等遗址已纳入马陵山红色文化教育园,成为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马陵山是中国军事文化的重要实景空间。作为中国古代著名战场,马陵之战成就了孙膑用兵、庞涓败亡的军事经典,被《孙膑兵法》《三十六计》等兵书广泛记载。境内还遗存抗金古关、黄巢古道等重要军事遗址。马陵山集史前文明、奇特地貌,红色遗存与兵法文化于一体,资源类型复合,文化层次丰富,空间结构完整,保护状态良好,是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兼具历史纵深与现实价值的文化生态复合型景区。大咖们在窑湾古镇同样被震撼。古镇西傍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是一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是大运河文化的经典传承。明末清初,中运河开通后,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码头之一,曾经“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
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对接后方单位省文投集团,充分发挥省级文旅平台资源整合与创新优势,深度聚焦新沂市文化资源禀赋与产业特色,通过音乐节品牌打造、古镇更新、剧院建设、数字IP助农等多维度实践,构建“文化+旅游+农业+数字”的融合发展新范式,为新沂市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一是音乐节品牌引爆文旅消费,打造县域文旅经济新高地。省文投集团与新沂市人民政府联合策划的“花厅·河流音乐节”与“窑湾跨年音乐节”已成为区域文旅现象级事件。通过创新“音乐+露营+美食”复合业态,3场活动累计吸引超过10万名乐迷参与,直接带动文旅消费突破亿元,当地酒店入住率飙升至90%以上,特色餐饮营业额同比激增70%。音乐节不仅激活了新沂马陵山、窑湾古镇的夜间经济与假日经济,更以“轻资产、强引流”模式破解了县域文旅项目同质化困境。其中,“花厅·河流音乐节”荣评“2024年度最佳音乐节品牌”。二是古镇更新与剧院建设,夯实文旅融合发展根基。省文投集团旗下华文融资租赁公司分两期投入1.5亿元,用于窑湾古镇风貌提升与大运河文化展示馆建设。全力助推新沂市大剧院建设。三是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升级,“三个桃子”IP探索助农新路。省文投集团依托“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交易平台”,与新沂市共同发起“三个桃子”IP数字助农项目,为水蜜桃注入故事性与情感价值。项目推出联名包装、线下展销、H5电子杂志等多元内容,并借助“君到苏州”等平台开展电商推广,单季销售额近20万元,有力提升产品知名度。
和美乡村变化令大咖们感慨不已
大咖们先后来到棋盘镇设施基质栽培蓝莓园、棋盘镇小杨庄、草桥镇堰头村等地,深入乡村一线。正逢细雨绵绵,大家脚踩泥土,感受和美乡村的变化和魅力。
棋盘镇设施基质栽培蓝莓园项目3期计划占地面积130亩、总投资1200余万元,可实现蓝莓年产量60余吨,年产值近500万元,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成功支持申报“江苏省新沂市蓝莓科技小院”,指导蓝莓种植大户提高种植技术,有力推动新沂市蓝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长良好的蓝莓树绿叶舒展,将于明年2月结果上市,大家仿佛看到蓝莓树急切生长的心情。诗人、策划人杨久伟激动地说:“实现第二年挂果,生长周期缩短2/3,产量提升40%。——基质栽培蓝莓,是助推产业优化升级的一个缩影。在新沂,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让古老田园焕发出崭新生机。科技将创新动能转化为发展增量,为和美乡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棋盘镇小杨庄经投资2亿元重建,160多户农家有了崭新的住房,村子马路宽广,配套的商业设施让生活更便捷、美好。草桥镇堰头村是“徐州市红色地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堰头村产业与文化特色鲜明。一是宠物电商产业兴旺,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宠物兔养殖销售集散基地,成功带动1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并吸引大量青年返乡就业,2022年,项目被列入江苏省农业重大推广项目。二是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淮海战役中的“十人桥”故事一直激励着人们。诗人、散文家,淮安市作家协会主席龚正说:“来到新沂,感受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为新沂和美乡村建设中作出的努力和带来的活力、变化。在草桥镇堰头村,有一尊‘十人桥’的雕像,反映的是淮海战役中华野一个十人班跳入冰冷的河水中肩扛木梯搭浮桥,为大部队赢得战机全歼敌63军的事迹。目前代表省级机关在新沂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刚好也是十个人,我想他们的帮扶其实也是在搭桥,其目的,就是让新农村展现出新时代的新样貌!”诗人、散文家麦阁说:“草桥镇堰头村山水的灵秀,勤劳的养殖业与电商,道旁忽然出现一株红豆杉带来的惊喜等等,无一不在述说着地域与自然的相映、历史与当下的交织。一方水土的独特韵味,光影交错,已在我心里留下深深印记。” 刚刚参加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归来、受邀参加本次采风活动的徐州农民诗人姚刚在一只只宠物兔前流连,他说这个项目对他很有启发,“搞宠物养殖奔市场的目光,让我这个泥腿子诗人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受益匪浅。”
江苏经济报记者 王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