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鞍山,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钢都”,这里曾经有过无比辉煌的过去。这里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源地,也曾是中央直辖市,风光无限。但时过境迁,在各个城市排行里,鞍山常常被排在三线城市行列,这巨大的反差让人不禁好奇,这个昔日的工业巨擘到底发生了什么?它现在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拨开滤镜,客观走进鞍山,看看它的真面目吧。
鞍山处在辽东半岛的几何中心,是辽宁省下辖第三大城市。鞍山建市和钢铁工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1937年就置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鞍山钢铁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支柱地位,所以在1953年曾经被列为中央直辖市,那是当时最荣耀的事情,但这段历史很短,到1954年后又改成由辽宁省管辖至今,“鞍”形山成了鞍山符号,鞍山名字来源于市区南部有一座像马鞍形状的大山,这座“鞍”形山也成为城市名片,除了钢都这一名称之外,由于岫岩满族自治县是中国最大玉石产地所以鞍山还有中国玉都称号,根据2024年的数据显示,鞍山户籍人口约有323.5万人,这座城市带有很深的工业文明烙印,曾作为中央直辖市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三线城市。
从地理上看,鞍山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它处于辽东半岛的几何中心,是沈大黄金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也是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鞍山的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态势,东南部为千山山脉向南延伸形成的山区,西部则是由辽河、浑河、太子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区,这样的地形分布给不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在交通互联方面,鞍山铁路及公路网络较为完备,长大铁路与沈大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方向,距离最近的出海通道营口港大约100公里远一点,至于大连港则相距约270公里左右,并且当地还有开通了直飞上海、成都等
谈到经济发展,鞍山“因钢而立、因钢而兴”这话很贴切,钢铁工业是这座城市根基所在,世界第三、全国第二的综合性钢铁企业鞍钢集团坐落于此,使得鞍山成为中国真正的钢铁制造重镇。除了钢铁产业之外,菱镁产业也是鞍山的一大支柱性产业,该地拥有全国最多的菱镁储量,在2024年统计时,鞍山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156.3亿元,从各产业构成情况来看,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0%,第二产业(工业)占比为34.4%,第一产业(农业)则占据着5.6%的比例。 鞍山也不只是发展重工业,特色农业方面也有所作为,南果梨就是当地特有的农产品,宠物养殖和交易市场、观赏鱼市场等规模不小,在东北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服装交易市场—西柳服装市场的所在地,这些不同的尝试正在为鞍山经济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鞍山的交通骨架,以铁路、公路为主。而长大铁路、沈大高速是纵贯南北的大动脉。这些年,在鞍山也在持续推进着不少类似沈海高速鞍山北互通立交、鞍山至台安高速公路和台安至黑山高速公路等系列工程,进一步加密强化起地区之间的“加速带”。而在天空中飞行,则有腾鳌机场从2023年12月恢复航班运营,并开通至上海、成都等地航线给鞍城及其周边区域的乡亲带来更多的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为引客入鞍以及发展旅游创造更好的条件。就在地上走的,对于市域内部,也积极推进对国省道线路升级改造工作,“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工作,让城市内各条主干道路网更加完善,市民群众在其中行驶的体验感也能得到提升,货物物流效率更高更好。
教育资源上,鞍山有若干所高校,在城市与区域的发展中培育人才。其中辽宁科技大学属于当地比较出名的一所工科类综合型大学,而鞍山师范学院则专注于教师教育之类领域,这些学校构成了鞍山高等教育的主要部分,并且肩负着为这座城市甚至更大范围的地方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得知,在鞍山市境内一共有3座普通高等学校存在。除了高等学府之外还有包含中学在内的完整体系如中等职业、普通中学以及小学幼儿园等等。
鞍山的旅游资源也是有自己的特点,是一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有名的就是千山了,它被称为是“辽东第一山”还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而在鞍山市区内最具有特色的还有玉佛苑,在这里供奉着一尊由260多吨重的岫岩玉石王雕刻而成的玉佛,而且还获得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哦。汤岗子温泉疗养院在全国内也是非常有名气的,这里有天然热矿泥被人们称之为“亚洲第一泥”,是一个休闲度假康复的好去处。对于喜欢工业游的朋友来说鞍钢工业旅游也不能错过,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主题的工业旅游基地就是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之一,可以让你直观看到钢铁是怎么来的全过程。岫岩满族自治县也号称是中国的玉都,这里的玉文化以及生态环境也非常受人欢迎。
纵观鞍山的过去和现在,从直管到三线,它的成长历史无不承载着中国老工业基地转型的缩影。这里有深厚的工业底蕴、独特的资源禀赋以及不甘示弱的城市品格。在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上,鞍山要坚守自己的产业基础不变,在此基础上积极开辟更多的发展方向寻求突破,大家好我叫小助手,各位读者对这座曾经非常辉煌的工业城市有什么印象吗?你们觉得鞍山应该如何去复兴自己呢?期待看到你的留言分享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