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完成了安阳之旅,因安阳的航班较少,决定北上从石家庄返回广东。搭乘高铁前往石家庄的途中经过邯郸,这个地方自然让人想起很多成语,比如黄粱一梦、邯郸学步等。经过邯郸时正值中午,留半天时间给这个成语之乡。
出站后来到站前广场的公交站,找到一辆经过黄梁梦镇的公交。从这个镇的名字就知道,它是黄粱一梦故事的发生地。这趟公交沿中华路北行,已经出城来到了郊区,最终把我放在路边。四周十分空旷,几乎看不到行人,只在马路对面有一个刚开盘的住宅小区。
一看地图,发现还得走上1公里多的路,没办法,只能顶着大太阳徒步前行。当看到立在马路中间的“黄粱梦”牌坊时,这才感觉踏实起来。道路两旁种着稀疏的法国梧桐,还没有长高,没啥树荫。民居的墙上装饰着和黄梁梦有关的宣传画,看起来倒也赏心悦目。
终于来到黄梁梦村的村口,旁边看到一个大型公交站,这才知如果在城区转一趟公交,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了,回程时直接从这里上车。在村口的小超市买了瓶水,顺便打听了一下,知道黄梁一梦的发生地就在小河对岸的吕仙祠,而吕仙祠对面看起来更有规模的寺庙,则是村子借吕仙祠的名气搞的。
跨过小桥来到吕仙祠,大门上“邯郸古观”的匾额,竟为启功所题,门口还立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标志碑。从大门进入,对面的双层阁楼名为八仙阁,始建于明末,是道士们为迎接八仙莅临而建。
吕仙祠坐北朝南,山门上方悬挂“泽沛苍生”匾额。山门对面有一块照壁,上刻“蓬莱仙境”四字,为明代遗存。明嘉靖年间,朝廷扩建吕仙祠,备下四块青石准备刻字。一日忽然来了一个乞丐,用笤帚蘸着菜汁在石头上乱划,被道人哄走。之后,人们惊奇地在青石上看到了“蓬莱仙”三字,这才醒悟原来是吕祖显灵。因为是“仙笔”无人敢补齐,直到乾隆初下江南时,才由皇帝补了“境”字。
走进山门,迎面为一个荷塘,中间建有一座凉亭,初夏时节莲叶刚刚长成,在此小坐,有清风送爽,让人心旷神怡。从安阳到邯郸,奔波了一上午,正好在这里休息一下。道观里的游客屈指可数,十分清静。
道观内最重要的建筑当然是吕祖殿,另外还有庐生祠。吕祖殿内供奉的吕洞宾,是八仙中名气最大的一位。庐生祠内则供奉着一尊侧卧在石床上的菩萨像,看来人们已经把做梦的庐生当成了神仙。
黄粱一梦的故事来自唐代传奇《枕中记》,故事的主人公姓庐。传说有一位吕姓神仙,在邯郸的旅店中遇到一位庐姓落魄书生,赠给他一个枕头。庐生当时抱着枕头就睡着了,还做了一个升官发财的美梦,一觉醒来,发现主人的小米饭还没有煮熟。经此一梦,庐姓书生大砌大悟,不再纠结于心中的执念。
黄梁梦吕仙祠始建于北宋初年,是根据这个故事而产生的全真教道观,目前的建筑多为明清时保留下来的。
道观内有一处慈禧行宫,藏着另一个故事。清末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在北京失守后仓皇出逃,经直隶、山西,最后抵达西安,开启长达1年4个月的逃亡生活。《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这才返回北京,途经邯郸时,曾下榻吕仙祠内西王母殿,于是就留下了这慈禧行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