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望里镇护法寺村
苍南望里镇护法寺村
在温州下高铁租车,80公里直捣苍南。苍南位在浙地沿海最南端,春秋时为东越瓯人地,独立设县不过40余载,因其地处玉苍山南而得名。此前的苍南印象,无非物美价廉的塑编制品、印刷包装上一行标签。此来苍南,不为它的梭子蟹、四季柚,而为其望里镇有护法寺的一塔一桥北宋遗存。导航指点我在峡谷间继续往前开,在荪湖河边“讲闲谈”的几个老汉指着对岸说:就这就这。
苍南护法寺塔和桥国保碑(国七)
苍南旧属平阳,与“虎落平阳被犬欺”无干。民国《平阳县志》说,“护法寺始建唐代大中年间”。“大中之治”发生在847-860年,宣宗李忱废李德裕、收复河陇,却服丹药挂了。民国三十三年(1944),平阳县长追剿大刀会,一把火烧了三条街,护法寺随之灰飞烟灭,空余寺前一塔一桥。转眼又近百年,玉苍山下流年似水物是人非。或许从塔之形制和基座雕饰,依稀可见晚唐遗风。
护法寺北宋砖塔原构
护法寺塔(南二塔为后世仿建)
相传护法寺原有九座塔,现存三座,唯北塔为原构,结构小巧,残毁严重。其为青砖砌筑,仿木构阁楼式,六角平檐,残高逾四米,由塔基、身、顶三部分构成。塔基底层设台基饰云水纹,上置两层须弥座,上层束腰各面浮雕狮兽、宝相花。塔身呈六棱瓜腹状,内中空,东面设壸门。塔顶置圆盘,周饰垂幔,青砖菱角牙子叠涩出檐,檐下设补间、转角铺作,屋面筒瓦,塔刹已毁。
护法寺北宋石桥(中孔桥沿题记)
护法寺北宋石桥
塔前有三孔石梁桥,东西向横跨荪湖河,全长10米许,宽一庹余。桥中孔净跨近四米可行船,边孔各跨两米许。其两端桥墩以柱形、壁形结合砌筑,中间两排桥墩各为四根方柱。桥面并排直铺帽梁石板,厚近尺。中孔北首桥板沿有阴刻楷书“时元三年岁次戊辰十二月癸酉朔初二日建”,元祐三年即1088年,是年东坡正在新旧党争中惶惶然。中国古建多屡毁屡建,寺及塔当与桥同期。
护法寺三塔(南二塔为新仿)
护法寺塔和桥(照片来自学友)
护法寺北宋石桥保护警示牌
记得某年在徽州一个古村落,进出村的石板路还是八百年前的老样子。孑然一身,恍惚间不知我是丢外的旅人还是归家的游子?微风掠过发梢,似乎挟带了八百年的耕读之气。走村贩货的马队慢吞吞地穿过宋塔、跨过宋桥,画面之外,可有风声雨声,可无读书声叫卖声。其实,惬意的日子只是瓜田李下一茶二友。就像荪湖河边的老汉,侃天说地,敬神戏鬼,肚子饿了,回家吃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