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6日讯(记者 谭如茵)11月15日,位于衡阳县杉桥镇的伊山文旅景区迎来了70余位衡阳市楹联和诗词名家现场采风。衡阳县政协原副主席凌奉云代表县委县政府在介绍伊山千年文脉和景区项目建设的同时,就挖掘伊山人文历史、筑牢伊山文化底座作了重点说明和安排。
“明月似闻三弄笛,白云长对六朝山。”湖湘文化大家、晚清鸿儒王闿运的这副对联,再现了伊山的魏晋风骨。在伊山境内南岳七十二峰之岣嵝峰余脉云锦峰下,是东晋名将、淝水之战功臣桓伊幼时读书习武之地,也是他创作的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梅花三弄》诞生地。据清道光年间相关史料记载:“因桓伊先生读书于此遂得名焉”。
为做好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衡阳县委县政府以项目为抓手,整合县域文旅资源,大力招商引资,以文塑旅。匠心打造白石园花海等八大特色景点,兴建了桓伊纪念馆、养老公寓等新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景区功能。走进景区,由市联协、诗协组织创作的数十副镌刻敷金的楹联,悬挂在各主要景点的门柱上,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据杉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次采风创作的优秀作品,将作为景区宣传推介资料结集出版,后续再开发诗联长廊等新的人文景点。
在采风活动中,衡阳市楹联家协会召开了第七届四次理事会,市联协主席于坚代表第七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过去一年协会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创作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新的一年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要求大家齐心协力,市县联动,推动楹联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市诗词学会会长张乐平主持了采风活动各项议程,鼓励大家潜心创作更多富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为衡阳“制造立市、文旅兴城”贡献更大的文艺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