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座谈会11月15日至17日在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中蒙俄万里茶道起点福建武夷山举办,推进万里茶道联合申遗,深化沿线城市协作,为联合申遗凝聚共识、夯实基础。
活动由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公室指导,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理事会、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市文物局主办,武夷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晋商博物院、中国青砖茶博物馆承办。作为继丝绸之路后跨越亚欧的重要商贸与文明纽带,万里茶道南起武夷山,北抵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1.4万公里,见证了四百余年的东西方文化交融。16日上午,座谈会在武夷山市会展中心开幕,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晋商博物院、中国青砖茶博物馆、武夷山市博物馆三方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在研究交流环节,冯晓光、董竹馨、赵建平三位专家,分别以《横跨亚欧茶路经纬》《从历史商路到文化线路》《万里茶道的故事》为题,深入解析茶道的路网格局、时空演变与人文内涵,为申遗提供理论支撑。
此次座谈会是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深化协作的重要实践,已构建起沿线8省21家国保单位联动的交流平台,通过协议签订、学术研讨、遗产调研等多元形式,强化“保护为主、传承发展、合作共赢”共识。座谈会上,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万里茶道是晋商和沿线商人和衷共济打造的,太原市牵头万里茶道沿线省市文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国保单位文化联盟已三年,共同见证万里茶道与现实碰撞焕发生机活力。当下,晋闽携手万里茶道沿线文博国保单位,要以文物为魂,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广交朋友圈,提高传播力,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挖掘研究阐释关公、晋商、万里茶道文化,注入新时代精神价值,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