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吹,南京人的DNA就动了——栖霞山的红叶慢慢红了。
但今年爬过山的人都在传,“红墙+红门”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码”。不必等红叶满枝,朱红的墙在青瓦黛树间一立,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审美暴击。
中国人对红色的偏爱,从来都藏在细节里。是新年的春联,是大红的灯笼,是城门上的漆色,如今这份偏爱在栖霞山有了新归宿。
从栖霞禅寺牌坊走过来,50米枫道像条地毯,把人一路引到红门前。
今天的哼哈殿红门前全是追秋人,渐变的红枫成了陪衬,朱红大门光影斑驳,随便站着都出片!
夸爆这红门!
不管是古风还是现代,无论向左还是向右,漆面被秋光晒得暖融融的,质感绝了~ 看到好几个穿汉服的小姐姐,宋制襦裙配团扇往门旁一靠,谋杀胶片!!
原来古寺的红墙才是隐藏王者
墙皮微微带着岁月的纹路,黑瓦压着边,阳光点缀,像撒了层碎金子。超多人蹲在这儿拍:老人教小孩把银杏叶贴在红墙上当画框,摄影大佬架着相机等光影——下午3点的阳光斜过来,叶子变得半透明,红墙上树影晃啊晃,原图直出都能当壁纸,根本不用P!
这张小编超喜欢
栖霞古寺的红墙,不是刻意的浓墨重彩,而是被阳光晒得温润的朱砂色,墙角还嵌着几片早落的枫叶,风吹过的时候,光影在墙上流淌,连空气都成了暖色调。
是的是的,还有隐藏机位~~往舍利塔方向的红墙更出片!
阳光斜斜扫过,在墙面投下深浅交错的光影,自带柔光滤镜。
最点睛的是墙面上的复古窗花,不是规整的几何纹样,而是带着中式留白的镂空设计 ——每一处雕花线条都细腻流畅。
拍照时站在红墙前,让窗花的影子落在衣摆或脸颊,明暗交织间复古感拉满;或是侧身倚墙,让红墙作背景,窗花作前景,镜头微微仰拍,既能捕捉墙体的厚重质感,又能凸显窗花的精巧细节……
反正随手一拍都是自带故事感的大片,比单纯拍红墙更有辨识度。
*这是夏天的样子
栖霞古寺门前的“太平有象”,也很值得一拍~
(夏天的照片)
南京的秋太短,这波美景真的别错过!别再只对着红叶比剪刀手了,这份《栖霞山红门&红墙出片指南》,帮你把中式浪漫焊在照片里。
这个秋天,栖霞山的浪漫是双重的——既有红叶的热烈,也有朱砂色建筑的温润。趁着天气正好,带上相机去赴这场“红色之约”吧,让朱红的墙和门、还有温暖的光,与你(和搭子)的笑容一起,成为这个秋天最难忘的记忆。
✅ 光影魔法时间
早9-10点:阳光斜照,拍侧影会有长长的影子,皮肤质感绝了
晚3-4点:夕阳给红墙镀金边,逆光拍剪影,头发丝都在发光
阴天也能拍:柔和光线让红墙更有复古感,自带磨皮滤镜
其实不用刻意摆姿势,它们本身就自带“治愈力”。坐在墙根的石阶上发呆,或是沿着红墙慢慢走,让同行的人抓拍瞬间,反而更有生活气息。毕竟最好的照片,从来都是藏在风景里的情绪。
(关注我们不迷路)
编辑:蔡晖、校对:夏丹丹、审核:李惠
图文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南京栖霞山(ID:njsqxs)”。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后台编辑,我们一定会及时审核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