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一场悄无声息的改变,在人们大多还把眼光放在省会南昌或者传统重镇九江的时候,一匹黑马从赣南地区冒了出来。这便是赣州,一个有着接近九百万人口、占据全省将近四分之一面积的城市。过去被称作革命老区的赣州,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脱胎换骨,它的发展态势甚至让省会南昌都有些吃不消。
赣州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它既是客家民系发源地、客家人主要聚居区之一“客家摇篮”,也是阳明心学弘扬的实践之城。在赣南这片土地上,客家文化得以完整保存和传承;阳明心学思想在此完备并进入新阶段,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赣州的今天打下了良好基础。
赣州的“黑马”之势不是偶然,从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赣州就迎来了春天。党中央高度重视赣州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赣州视察指导,多次对赣州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后,赣州的发展更是跑出了加速度。
经济上,赣州现在是江西第二大城。跟省会南昌相比,在过去十年时间里,赣州的经济体量从相当于当时南昌大约一半,到现在的六成多,并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赣州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连续很多年跑赢全国和全省的增长速度,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赣州的区位优势是其崛起的重要保障,它位于赣粤闽湘四省交汇处,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腹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随着昌赣高铁、赣深高铁通车,赣州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这种区位优势九江是没有办法比的,虽然九江有长江水道,在对接沿海发达经济区方面,赣州明显更有优势。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撑,赣州已形成现代家居、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等7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南康家具从百亿级成长为两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实现了由“草根经济”到现代化产业的蝶变。
科技创新是赣州发展的新动能,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落户之后,填补了江西没有国家级大院大所的空白,中国稀土集团总部进驻到赣州,使得这座城市成为江西省唯一一个拥有央企总部的城市,这样一些国家级别的科研机构还有企业到来以后,给这个城市吸引了许多高精尖的人才,让这里的产业升级能够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动力。
和九江比起来,赣州在很多地方都有明显的优势。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九江是江西的第二城,但是最近几年已经被赣州超过了。不仅仅是经济总量上超过九江上千亿,在城市规模、人口数量、交通设施等各方面都强于九江。最重要的是赣州还被定为了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政治地位上的优势也是九江无法企及的。
当然赣州也有自己的难题,中心城区实力偏弱,县域经济林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龙头带动。针对此问题,赣州正在考虑“撤县设区”,扩大中心城区面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以后上犹县、信丰县、于都县如果能设区的话,赣州就会有六个市辖区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南昌的双子星!
赣州发展速度很快,给江西区域经济格局带来新变数,“强省会”模式受到冲击,副中心作用开始显现出来,赣州和南昌“双城记”,正在改变江西经济版图,良性竞争促进整个江西省经济发展。
民生领域,赣州也收获了不错的成果,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这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入驻,让赣州市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相较于十年前几乎翻了一倍半,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绿色发展是赣州的一张名片,赣州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模式,森林覆盖率76%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忽视保护生态,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回忆赣州的发展历程,革命老区变成现代化城市让人惊讶,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优势、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一起成就了赣州崛起的奇迹,这座城市用实际发展的成果向大家证明自己是江西省“黑马城市”。
未来的赣州,有更大的抱负。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5500亿元大关,“六个区域中心”建设推动之下,赣州在金融、教育、科研创新、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疗养老等方面辐射带动力会越来越强,一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正在赣南大地崛起。
赣州的崛起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在城市发展竞争中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曾经的革命老区可以成为现在的黑马城市,曾经的落后山区可以成为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桥头堡。赣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坚持努力,每个城市都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你认为赣州未来会好吗?你觉得赣州能不能真正成为南昌之外的江西双子星城市?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想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