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男大学生,轻信网上不实登顶雪山攻略,天真的以为“有腿就行”,仅穿着一件抓绒外套,一条运动裤,两次硬上哈巴雪山,最终生命永远留在了这座巍峨神圣的雪山中,这便是发生在2024年10月,一度引人深思的男大学生哈巴雪山遇难事件。
哈巴雪山地处云南香格里拉,与玉龙雪山隔跳虎峡相望,主峰海拔5396米,在这里能够见到中国纬度最南的海洋性温冰川、香格里拉最大的杜鹃花海、以及绚丽多彩的冰碛湖等壮观美景,并且哈巴雪山雪线高度在4900米以上,坡度较缓,以雪坡行走为主,没有技术攀登的路段,因此,也成为了初次接触高海拔徒步登山爱好者的首选之一。
但看似安全的背后,却暗藏多重隐患。由于海拔超过了5000米,对于新手来说,面临的第一个风险便是高原反应,加上雪山多变的天气和气温,还易引发失温等突发症状,极端天气下,山顶低温低至零下四五度,结冰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风险。
然而近几年网上一直将哈巴雪山安上了“入门级”雪山的标签,各种小小哈巴,轻松拿捏”、“人生第一座雪山、有腿就能上”的攻略帖子满天飞。
22岁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张起灵,便是轻易听信了网上一天半速攀一座“入门级雪山”的不实攻略,最终倒在这座雪山中,再也没能站起来。
2024年5月1日,张起灵趁劳动节假期,从丽江坐车抵达哈巴雪山山脚下,计划从哈巴西坡的海巴洛村出发登顶雪山,徒步路线向北延伸至海拔4200米的大本营,然后翻越垭口直至5396米山顶。
张起灵信心满满,连像样的登山装备都没有准备,只穿着运动服和普通帆布鞋就出发了,第一天刚行进了三个小时,张起灵便体力透支,携带的补给也基本耗尽,此时他已经位于海拔3500米地区,但是天色也逐渐黑下来,山上的温度迅速下降,张起灵由于没有带保暖衣物,冻的瑟瑟发抖,一步路都走不动了,就在他不知所措之际,幸运的遇到了当地的牧民扎西,于是在扎西木屋中度过了一夜,身体状况也逐渐恢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准备不足,仍想着继续冲顶,扎西极力劝阻无效,只能再三叮嘱他顶不住不要硬撑,赶紧回来。
张起灵离开木屋继续向山顶前进,但是没过多久,突然下起暴雪,能见度不足5米,呼啸凌冽的寒风裹挟着雪花不断拍打在张起灵的脸上,身着单薄的他很快便受不了,只能放弃冲顶,返回扎西木屋,这一次他最高爬到了4200米,双手已经冻僵泛红,膝盖也在行进过程中磕破,但是他没有对准备不足和鲁莽行进的反思,只有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不甘。
过了大约5个月,趁国庆假期,他决定再挑战一次,这一次他拉上了自己的好友刘凯,但刘凯也是一个毫无高海拔徒步经验的新手小白,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时隔多日张起灵还是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只带了一顶80元的简易帐篷、一桶饮用水、还有一些生鸡蛋、士力架、自然米饭、零食等物资,两人的背包加起来也就20斤左右。
穿着上,张起灵穿着普通的休闲运动裤,上身一件抓绒外套,不只是没有携带保暖衣物,连件冲锋衣都没有穿,看起来不像是去爬雪山的,更像是去公园郊游野餐的。
10月2日,两人坐车抵达海巴洛村,沿着海巴洛河谷上行,也就是第一次张起灵走得路线,前半段路程还算顺利,他们安全抵达了3600米的扎西木屋,但这个时候天开始下起小雨,山上的工作人员见到两人,告诉他们现在雨季还没有结束,上了海拔4000米之后,气候会更加湿冷,一旦温度降至零下,很容易引发滑坠,见两人的穿着和携带的装备,劝阻两人最好尽快下山。此时已经消耗大量体力的刘凯,听到工作人员的劝阻,心生退意,并提议张起灵也放弃,但张起灵因为第一次登顶失败,挫败感积攒了五个月,这一次他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完成目标,刘凯见劝阻无用,只好将自己剩下的所有补给都留给了张起灵,自行下山。
就这样,张起灵独自一人踏上登顶之路,然而在抵达海拔4100米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雨仍在持续下,浓雾也逐渐扩散,能见度越来越低,张起灵不仅体温迅速下降,还出现了高反,很快他便倒在了雪地里,直到10月4日上午,一支登山队在黑海东侧的草甸里,发现了蜷缩一团、身体冰凉的张起灵,经确认他已无生命体征。
张起灵的生命定格在了哈巴雪山,他的悲剧再一次提醒我们,自然从不会因为 “新手” 就降低标准,雪山的法则只认专业与敬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