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大学生独自徒步峨眉山,却奇怪往返两次,失联长达46天后,遗体出现在一处悬崖下方,这便是发生在2024年2月的峨眉山遇难事件,那么,这个年轻的女孩究竟经历了什么?
女孩名叫小陈,当时在浙江温州读大学,2024年2月初,小陈放假后,告诉母亲要去找成都朋友游玩,于是便从西安独自乘车前往了成都,2月3日到5日,她曾在朋友圈多次分享旅游经历和照片,只不过,照片中只有小陈一人,并没有同行者,也就是说,她很有可能全程都是独自一人出游。
2月5日,她曾在闺蜜的账号下留下一句“你要加油”,虽然闺蜜对此十分费解,但后续聊天并没有察觉异常,于是便没有多想。
2月6日清晨,小陈独立前往峨眉山,计划用两天的时间徒步登山,然后便结束这场旅行,回家过年,只是没想到意外往往比计划先来。
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邛崃山脉支脉,从峨眉平原拔地而起,主要包括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其中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虽然是开发比较成熟的旅游景区,但也处处充满危险。
峨眉山山路陡峭,海拔落差比较大,且多悬崖峭壁,部分区域崖壁垂直高差能够达到700米,虽然正规徒步路线栈道有围栏,但防护有限,尤其是冬季,低温暴雪会导致路面结冰湿滑,非常容易滑倒,历史上曾发生过游客意外坠崖的事件。
并且山中气候多变,非常容易出现大雾、降雨、降雪等极端天气,能见度非常低,进一步增加了徒步难度。
2月6日上午8点半左右,小陈曾在朋友圈分享过在仙锋寺与僧人、游客围炉聊天,并在寺里留宿了一晚。仙峰寺海拔1725米,在峨眉山徒步路线的中段,靠近九老洞,是洪椿坪线和万年寺线两条登顶金顶的必经节点。
2月7日晚上9点21 分,小陈给母亲打去了一通电话,告知母亲自己独自一人在峨眉山游玩,聊天中还提到自己喉咙有些不舒服,母亲叮嘱她尽快去买药,只是没想到,这却成了母女俩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通电话,此后她的手机便再也没有打通。2月8日,小陈的母亲联系了她一天一夜无果,这才在2月9日赶紧报了警。接到报警后,当地救援人员在峨眉山展开大规模拉网式搜救。经线索调查发现,小陈在2月3日就已经来过一次峨眉山,当时是乘坐的观光车往返,只是不知道为何在2月6日又徒步登上峨眉山。
根据小陈手机信号显示,7日晚上9点40分,她的手机信号最终消失在 雷洞坪灵觉寺附近,灵觉寺海拔2430米,距离仙峰寺比较远,从仙峰寺出发,沿着九老洞步道下行至雷洞坪,途中需要经过遇仙寺、洗象池等景点,才能抵达灵觉寺,并且灵觉寺建在2430米的悬崖边上,常年被雾气笼罩,冬季积雪比较厚,因此推测,小陈有可能是在这里失足坠崖,也不排除是手机掉落,下山寻找的可能。于是救援人员以雷洞坪为中心展开拉网式排查,救援人员曾通过绳索下探至崖底,利用无人机热成像等技术手段,但由于当时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峨眉山白天雾凇结冰,夜间气温低至- 9℃,加上灵觉寺周围地形陡峭,灌木丛密集,导致设备难以奏效,搜救难度进一步增加。
为了寻找小陈,家属发出悬赏、寻求民间救援力量协助,搜救行动也一直没有停止,直到3月23日,救援队终于在灵觉寺下方山崖找到小陈遗体,此时距离失联已过去 45 天。
据小陈的母亲透露,小陈曾在去年因为一些变故,患上轻微精神疾病,不过经过一年的治疗,已经康复,并且平时生活和交流中,也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因此小陈的母亲坚定认为,女儿绝不会有轻生的想法。
虽然小陈具体坠崖原因无法下定论,但一个鲜活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峨眉山悬崖之下,却永远成为了事实。
在雪山之巅,深谷之畔的探索中,平安归来应始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遵循,这并不是懦弱,而是应该刻在基因里的敬畏本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