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宁陵县,14个乡镇。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县城,领略他的独特魅力吧!宁陵县的老乡集合了!跟我走吧!
- 张弓镇
张弓镇面积四十点三平方公里,五点二万人。酿酒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低度白酒的鼻祖,张弓酒诞生地,豫剧抬花轿故事发生地。拥有汉武帝刘秀避难的卧龙桥、通华寺、山西会馆、古宋一条街、古宋大运河、八角琉璃井等名胜古迹。
- 孔集
孔集面积约五十五点七二平方公里,总人口四点二八万人。唐代孔子三十三代孙孔德伦奉旨迁此后,孔姓日益繁衍,遂将楚固村改为孔家集,简称孔集。境内有孔德伦的陵墓、褒圣侯墓。
- 华堡
华堡面积七十四平方公里,七点二万人,全县人口第一大镇。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因这里有一条废黄河,原名小河,后来断流。这里的人们擅长种棉花,个个都是种棉能手,所以叫“华堡”。清咸丰年间筑土为寨,称为华堡寨。
- 城关镇
城关镇人口五万六千一百一十二人,总面积十一点三平方公里,是宁陵县仅有的一个少数民族乡镇。日伪时期称沙随镇,民国三十五年为新吾镇。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城关回族镇。传统特色小吃有杠子馍、范家哨子汤、关家垛子羊肉、西军牛肉。传统民间艺术有龙灯、肘歌、高跷、竹马、旱船、鬼会等。
- 城郊
城郊面积五十五点四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四点二万人,常住人口五点三万人。
- 柳河镇
人口六点六万人,面积八十六点二五平方公里。相传古黄河堤上柳树丛生,后由河北迁来数户人家,沿河岸居住,取名柳河村。地方特产有白蜡杆、花生、金蝉。
- 逻岗镇
逻岗镇面积一百零八点五平方公里,总人口五点二万人。原名叫涝岗,明朝末年李自成的一支巡逻军驻扎于此,因而更名为逻岗。是宁陵三宝产地,花生、白蜡杆、酥梨的主产区,素有“花生王国”之称。
- 石桥镇
石桥镇面积六十六平方公里,总人口五万两千八百二十八人。种植酥梨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孝宗年间就被列为皇家贡梨。境内有葛伯国遗址、葛天氏陵等历史古迹。
- 黄岗镇
黄岗镇面积四十八点三平方公里,总人口四万五千六百八十二人,是宁陵、柘城、睢县三县物流集散地。2013年1月撤乡建镇,北齐天宝七年此处土岗上建一寺庙,因寺前有棵黄楝树,故名黄岗寺,以寺得名。
- 阳驿镇
阳驿镇面积六十四平方公里,人口五点六万人。秦朝末年在此设立驿站,地处睢水之北,故名“阳驿”。位于县城西10公里,阳驿铺集街南有房7间,镇东北有一村名曰“吕坟”,明代吕坤之墓坐落于村西北角。
- 刘楼
刘楼面积四十六点七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三点九六万人,耕地四点七八万亩。全乡菊花种植面积一千五百多亩,富硒西瓜种植面积四百多亩。明初刘姓由山西迁入,盖楼房八座,称刘八楼。境内有刘楼石桥等古迹。
- 程楼
程楼面积三十九点六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四点三万,原名程庄。清康熙二年因程姓人家建造一座楼,更名为程楼。境内有丁堌堆龙山文化遗址。
- 乔楼
乔楼面积五十六点四平方公里,总人口四点五万人。清初乔楼乡因村中富户乔老大建楼房一座,人们称乔楼。在贾楼村大沙河上有一座凤凰桥,桥畔有一座抗战时期的民族英雄贾凤三烈士墓。
- 赵村
赵村面积五十一点二七平方公里,总人口四点六万人。据传很早以前有赵姓迁于此,取名赵村。后来这里形成了集市,便称为赵村集。

以上是商丘市宁陵县得所有乡镇,宁陵县也许不是最美的县城,我的家乡也许不是最富有的乡镇!但是我敢大声说。宁陵县的老乡集合了!你是哪个乡镇的,评论区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