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7日讯(记者 何亚南)以前的深圳长什么样?城中村是怎么改造的?如今繁华的特区又是从何而来?11月15日,第26届深圳读书月重点主题活动“解码地名文脉,走读深圳记忆”正式启动。作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特别策划,本次活动突破传统阅读形式,创新采用“作者带队走读”模式,以全新“文脉・深圳”丛书为指南,引领市民走入城市肌理,在鲜活场景中解读地名背后的历史文脉,切身感受深圳经济特区45年发展的辉煌历程。
位于福田CBD、平安金融中心对面的裸眼3D巨幕。
尹昌龙在湖贝怀月张公祠堂门前介绍祠堂的历史。
活动积极响应“AI时代、爱阅读”的年度主题,是构建“处处可读、时时可读”城市阅读生态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将阅读空间从书页延伸至街巷,让市民在真实的城市场域中,完成一场可触可感的深度阅读。
“文脉·深圳”丛书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
这不只是普通的城市漫步,还是一场“行走的读书会”。“解码地名文脉,走读深圳记忆”活动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主办,深圳报业集团承办,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执行,第一场活动由湖贝实业股份公司、蔡屋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首场活动于11月15日下午两点正式开始,由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文化学者尹昌龙带领读者们,先后“走读”湖贝村、蔡屋围、渔民村,探寻深藏于地名的历史故事与村落。
尹昌龙(受访者供图)。
《从地名看深圳》。
实地走访,用脚步丈量深圳45年的城市变迁
活动前夕,湖贝怀月张公祠堂门前。
当书本上的文字“走”进现实的街巷,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读者们手持尹昌龙的新书——《从地名看深圳》,并跟随他的脚步,走进深圳最具代表性的三处村落,聆听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与发展变迁,开启“地名解码路线”的走读。
湖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老董事长张齐心(图左二)为大家介绍湖贝怀月张公祠堂。
湖贝怀月张公祠堂。
在湖贝老村,湖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老董事长张齐心与尹昌龙及专家学者、读者们走访了“怀月张公祠”,聆听村主任讲述张氏家族自张九龄、张九皋一脉南迁的历史,了解“湖贝”地名的由来——“湖之背”,即湖的背面。祠堂中保留的嘉庆年间牌匾、双天井建筑结构以及村民为保护文物在特殊年代所做的努力,都让读者感受到深圳历史文化的深厚与韧性。随后,大家走进保留“三纵八横”格局的湖贝古村,穿梭于斑驳老墙与窄巷之间,感受数百年来的生活印记。
蔡屋围村史馆讲解中。
走进蔡屋围,蔡屋围金华公司总经理蔡炽峰和历史考古学者彭全民教授为大家仔细讲解展馆展出的老照片及背后的故事,这些历史资料清晰地展现了蔡屋围村的历史。谈及蔡屋围,尹昌龙赋予它“中国华尔街”“深圳地标收割机”两个称号,地标建筑“地王大厦”与“京基100”等,成为深圳改革开放历程的生动注脚。站在高处俯瞰罗湖全景,读者们无不感叹城市发展的速度与厚度。
渔民村党群服务中心座谈会。
谈及深圳的发展,离不开渔民村。在渔民村,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颂球与尹昌龙共同开展了一场座谈会,向大家分享了水上渔民过去的生活,以及渔民村从改革开放的变迁再到社区现代化治理的历史故事,大家通过影像与实物,回顾了渔民村从船上漂泊、上岸定居,到成为中国第一个“万元户村”,再到经历旧村改造、成为现代化社区的完整历程。渔民村为什么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快速实现城镇化?吴颂球给出了答案。“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加强党建引领的正确指导,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地名不再只是符号,而是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生活记忆与城市的发展轨迹”,尹昌龙在座谈中娓娓道来。
行走中感悟,在阅读中共鸣
渔民村党群服务中心座谈会。
走过村落,读懂深圳的改革精神与人文温度。听完讲述,在实地中感触“老深圳”的模样。“作者带队+在地讲述+实地走访”的活动形式,打破传统阅读边界,推动市民从书页走向街巷,在真实场景中感受地名背后的历史厚度。多位读者在活动中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漫步,更是一次情感共鸣。
深圳,年轻,但她依旧有历史的厚重。“我一直以为深圳很年轻,没有悠久的历史,但今天在湖贝看到老祠堂、旧水井,才知道这座城市也有深厚的文化传承,这次活动很惊喜,也很值得”,一位刚上初一的女学生张梓彤感叹道。
读者向开亮表示,活动融合了“在地体验、专家讲解与村主任亲述”三大亮点,让他感受到“回到历史现场”的沉浸感。作为来深六年的“新深圳人”,他坦言通过此次走读对深圳有了更深的认同感,“深圳不是没有历史,而是它的历史需要被走进、被体验。”
陈海珠作为1997年来深的老市民,终于实现了“深度走访深圳城中村”的心愿。她认为,这次走读活动让她感受到深圳“既有人文的根基,也有改革的魄力”,也让她看到一个村庄如何沿着改革开放的路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合照。
尹昌龙则在走访的过程中多次表示:“文脉在地名中传承,在地理上流转。我们通过走读这些村落,不仅是了解土地的故事,更是建立起对这片土地更深的情感联结。”他强调,这样的活动让阅读“更加真切、更加走心”。
(本文由活动方供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