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因山形得名
因传说增韵的小镇——
虎威镇
静卧于山水之间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小布丁和你摆一摆
丰都虎威镇
虎威镇。图源:网友“有有爱飞”
虎威镇,位于丰都县西北部
东邻名山街道、树人镇
南隔长江与湛普镇相望
西邻涪陵区仁义乡
北接社坛镇、保合镇
这座小镇的名字背后
藏着颇具趣味的传说与演变历程
镇名源于驻地独特的山形地貌
相传此地有两山对峙
一山形似马,另一山形似虎
最初得名“马虎垭”
后来因口口相传出现讹误
“马虎垭”逐渐演变为“马口垭”
又有传说称山中老虎发威要捕食骏马
这一充满张力的故事
让地名最终定格为“虎威”
虎威镇乡村公路。图源:丰都新闻网
虎威镇的历史脉络
在史料中有着清晰记载
清代时便已有马虎垭关隘和马虎垭场
“马虎垭”作为正式地名
最早见于同治《重修酆都县志》
“北岸近隘”条明确记载
“马虎垭,治西北四十里”
“场市”条亦提及
“马虎垭场,离城四十里,二五八集”
清晰勾勒出当时此地的关隘地位与集市规模
到了光绪年间
《酆都县志》所附《县境全图》中
明确标记有“马虎垭场”
“里甲”条目中也有相关地名记载
清末民初,马虎垭隶属于忠武乡
民国《酆都县乡土志》
更是凸显了其重要性:
“马虎垭通垫江要道,当鹤燕山微凹处,
兵家莫不重视之。距城四十里,
二五八集,商务次于永兴”
既点明了其交通要冲与军事价值
也说明了集市的商贸地位
虎威镇。图源:丰都发布
虎威镇的行政区划历经数次调整
1953年,虎威乡划分为
虎威、同进、白坪三个乡
1955年,三乡合并复为虎威乡
1958年,成立虎威公社
1983年,恢复虎威乡建制
1992年,正式改乡为镇
人和、同心两乡随之并入
形成了如今的镇域规模
虎威镇。图源:丰都发布
虎威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大池社区
地处镇境中部
“大池”这一名称同样源于自然地貌
因昔日此地水田连片
形态宛如一个巨大的池子而得名

虎威镇。图源:丰都发布
除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虎威镇的自然风光与田园景致同样动人
“一重山水一重天,一重美景一重情”
位于鹦鹉村的花果山
每至夏季便迎来盛景
千亩山林鲜果满枝
以最鲜活的姿态书写着丰收的画卷

同心村的蔬菜基地。图源:丰都发布
而同心村的蔬菜基地则是四季常青
作为丰都人的“菜篮子”
这里生机不止
勤劳的村民在此耕耘筑梦
同心协力创造生活
点滴日常虽朴素简单
却处处洋溢着平淡真实的幸福
从长江畔的地理要冲
到田间地头的瓜果飘香
虎威镇的每一寸土地
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
也涌动着鲜活的生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