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凤凰山坠崖悲剧:51岁男游客坐栏杆后仰身亡,1米矮护栏+体力透支谁是主因?
一场期待已久的登山之旅,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辽宁丹东凤凰山景区,51岁男子与妻子结伴游玩,却在险峻的“老牛背”路段,因坐在护栏上休憩时突发失衡,从百米悬崖后仰坠落,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妻子目睹全程崩溃求助,而事件背后,“仅到小腿”的矮护栏、游客自身的安全疏忽、景区的管理漏洞,交织成一道关于生命安全的沉重考题。

事发当天,夫妻二人兴致勃勃攀登凤凰山,这里以奇险著称的“老牛背”是必打卡景点。据目击者描述,男子爬山后疑似体力透支,便随意坐在了路边的防护栏杆上想稍作休息,未曾想身体突然失去重心,向后仰翻坠崖。这一幕让同行的妻子瞬间崩溃,现场游客紧急报警,多部门迅速介入调查,但最终未能挽回男子的生命。
悲剧发生后,舆论焦点迅速集中在“矮护栏”上。有游客吐槽“栏杆只到小腿,站在边上都腿软”,而实测数据更印证了这一隐患——事发路段悬崖落差超百米,按国家《公园建设规范》,临空高度24米以上的区域,护栏高度应不低于1.10米,可该路段护栏仅约1米,明显未达国标 。更值得注意的是,护栏顶部设计为平坦结构,无形中给了游客“可坐”的误导,且周边未设置防滑网等二次防护措施,进一步放大了风险。

但争议并未止步于设施缺陷。男子明知护栏紧邻百米悬崖,仍主动坐上去休息,被不少网友质疑“安全意识淡薄”。“景区栏杆是防护用的,不是座椅”“体力透支就找安全区域休息,拿生命当儿戏”,类似的声音刷屏网络。事实上,景区虽设有“禁止攀爬”的警示标识,却未针对“坐卧护栏”这类高危行为设置专门提示,也缺乏工作人员及时干预——有游客反映,该路段游客坐栏杆拍照、休息的行为十分常见,却鲜有人制止,暴露了景区动态监管的缺位 。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场悲剧的责任划分更显复杂。《民法典》明确规定,景区作为公共场所管理人,负有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此次事发护栏高度未达标、设计存在诱导性、缺乏二次防护,均说明景区未尽到充分的安全保障责任,理应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但另一方面,男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明知悬崖危险仍主动坐护栏,属于“自甘风险”的重大过失,也会相应减轻景区的责任比例,类似案例中曾有法院判景区承担20%责任的先例 。目前,家属已报警处理,丹东市文旅局也表示会记录相关问题并反馈业务科室,后续责任认定仍待进一步调查。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山地景区的安全标准仍存在“模糊地带”。当前国内并无山地景区护栏的专属行业标准,文旅、住建等部门职能交叉,景区多套用建筑通用规范,导致不同景区护栏高度参差不齐——泰山部分区域护栏达1.2米,而武功山部分栈道仅0.9米,均宣称“符合标准” 。这种标准不统一,让游客的安全成了“凭运气”的赌局,也给景区管理留下了漏洞。
热议话题清单
1. 护栏未达国标+游客坐栏杆,凤凰山坠崖悲剧谁该负主要责任?
2. 山地景区护栏该设多高?1米矮护栏真的是“致命短板”吗?
3. 体力透支就坐悬崖护栏,是安全意识缺失还是景区引导不足?
4. 景区只设警示标识够吗?高危路段是否该加装AI预警或专人值守?
5. “自甘风险”能否抵消景区的安全保障义务?类似案件该如何判?
6. 登山游玩时,你会为了休息或拍照冒险靠近危险区域吗?
一场悲剧,敲响了景区安全与游客自律的双重警钟。景区的设施完善、监管到位是底线,而游客的安全意识更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你如何看待这起事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