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德宏文旅
在中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线上的瑞丽市正以独特的口岸优势与多元文化底蕴,将“文旅融合”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座边境小城通过非遗活化、美食交融、线路创新与节庆赋能,让口岸文旅从流量转化为增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非遗传承的“守正创新”为文旅发展注入文化内核。在瑞丽市荣丰民族文化有限公司的傣陶工坊里,年轻传承人正专注练习拉坯技艺,大学生团队则围绕傣陶文化设计创新产品。“非遗要活下去,既要守得住传统,更要接得住年轻思想。”公司负责人张国荣介绍,企业通过“本土人才培养+高校力量引入”模式培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走出去交流+请进来授课”提升技艺,打造的傣陶研学点已接待数千名青少年体验学习,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研学基地,让古老技艺在文旅互动中焕发新生。
舌尖上的“边境风味”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纽带。在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瑞丽古城内,武里南小吃店的餐桌前客流不断。“扎根本土味、还原邻国香,不做本土化改良”是店主亚辉的经营理念——泰国小吃配方源自泰国主厨亲授,缅甸茶叶豆拌饭选用边境村寨发酵茶,鲜、酸、辣、香的质朴风味让游客一站式品尝中缅及东南亚美食。依托瑞丽古城的文旅平台,这样的特色餐饮商户形成“以美食吸客、以文旅带餐”的良性循环,在满足游客味蕾的同时,带动就业创业与消费增长。
线路与节庆的“双轮驱动”构建起文旅发展新格局。瑞丽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杜佳玲表示,当地以“多元线路筑根基、特色文化节庆聚合力”为核心,打造了6大主题11条研学线路:红色线路串联畹町桥等抗战遗址,非遗线路链接傣陶、剪纸基地,咖啡线路彰显“中国咖啡之乡”底蕴。节庆方面,目瑙纵歌节、泼水节常态化举办,中缅胞波狂欢节成为跨境文化交流的“王牌IP”,联动免税购物、边交会等活动形成“商旅文”融合盛宴。数据印证发展活力:2024年1至10月,瑞丽接待游客853.41万人次,旅游总花费99.42亿元;2025年春节期间游客量达74.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30亿元,均创三年新高。
跨境文旅的“辐射效应”持续放大口岸价值。作为中缅瑞丽—木姐国际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地,瑞丽将赛道串联国门、界碑、独树成林等景观,让54万余名中外跑友在奔跑中感受边境风情。赛事期间,全市20余处A级景区对选手免费开放,79家酒店提供优惠服务,带动景区接待人次、旅店入住率大幅增长。从“一寨两国”的民俗展演到弄莫湖的夜间灯光秀,从姐告国门的民族歌舞到咖啡文化的跨境推介,瑞丽正通过“以线串景、以节聚势”,深化农文旅融合,计划新增珠宝文化等3-5条精品线路,打造“月月有活动”的文旅氛围。
如今的瑞丽,非遗工坊里的匠心、特色餐馆的烟火、跨境赛事的激情、节庆活动的欢腾,共同勾勒出口岸文旅的繁荣图景。这座中缅边境文旅融合的标杆城市,正以文化为桥、以旅游为媒,让多元文化在交融中释放魅力,让口岸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书写中缅“胞波”情谊新篇章的同时,持续激活边境经济增长新动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