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曹溪一滴
有人这样描述台州,“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台州蜿蜒海岸线如画展开,星罗棋布的岛屿点缀其间。头门岛是其中一抹静谧的身影。
自2025年5月底起,因台金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开工,徒步路线入口恰处于施工范围,实行全封闭管理,驴友尝试进入存在不确定性,有可能会被拒绝。昔日可踏足的山径即将隐入尘烟,此次环岛徒步有可能是一段“绝版”之旅,再访恐无期。

头门岛上本来人口就不多,又因头门港口建设,村庄拆迁,现可以说是一个无人村。但是,近些时间,头门岛环线徒步却格外热门。
这是今天(11月8日)我们徒步路线轨迹。全程14公里,徒步路线,从中国海事大楼→废弃钻井→海石崖→最终抵达孤峙海角的灯塔。一段铭刻于山海之间的环线,步步皆是风景,亦步步皆成记忆。

因为港口建设推进,山坡被开掘成初具雏形的公路,裸露土石诉说着变迁,徒步入口藏于合影处的右侧小经,隐秘如旧梦残痕。

车停在公路边,我们往海事大楼方向,要进入施工场地马路,转过山腰拐角处,忽见一方石碑静立,“一江山战役指挥部旧址”,碑文肃然,却不见旧址踪影,唯有海风穿林而过。


今天所行头门岛的山势,自此处起沿着山腰蜿蜒,直抵岛屿尽头的灯塔。

山脊如脊,海风如刃,脚下的路径是驴友用脚步踏出的印记。

离眼前最近的那幢白色房子,就是中国海事大楼。


眼前几个高高的,矗立着的圆形柱子,脑子里一闪而过,初见恍如烟囱,难道这里有火力发电站?渐行渐近,才知圆形柱子是立在平台上,有人熟悉它,说是钻井平台,停泊在湾内,做什么没有人说明白。


行至此处,岔路分野,左边的泥土小径,是我们环线回程走的路,我们则择右而行,先走海石崖,再绕过一点点走上山腰线。



眼前恍如海上仙山,山海相接处,云雾缭绕,礁石嶙峋,浪涛拍岸,回音如呤,仿佛天地在此低语,诉说着岛屿的孤寂与壮美。


走到水库处,时至中午,大家皆往山头拍照打卡去了,本来领队说在这里说中餐的,但是,有人己经继续往前走了,大部分人也跟着往前去了,中餐只能到下一个点吃了。

山野行旅,本就随性而动,饥餐渴饮,皆在滋味。


我们一直走在山腰间,唯一看到一座完整的,有人打理生活,似有人居的房子。



行进至此,是第二个环线回程的汇聚点,右上一直到灯塔,再继续往前,穿过灌木丛林,环线回到此处。也可以从灯塔原路返回。

回望刚才的垭口,我们是走在右边的土泥巴路。山风掠耳,来路已隐入草木之间,似乎我们从未经过,又仿佛一切早已注定。



在白色灯塔前打卡



这里有很多骡子



从灯塔回返,重踏驴友无数次踩踏出的小路,继续前行往丁枪头咀,这里才是要穿灌木丛林的,枝蔓横斜,稍有一点点难度,却也增添几分野趣与成就感。


山坡上的树木姿势奇绝,常年被风刮,枝条往一个方向长了,年复一年,风成了最执拗的雕刻师,将生命雕琢成倔强的模样。


回程第一个环线经过,我们直行而下,沿着山脚海岸线的泥巴路,一路蜿蜒直至钻井平台所在的那个山垭,脚印叠着脚印,如同记忆层层累积。


在这个垭口,来自嘉兴的“山野无痕”户外,自驾来头门岛“净美”活动,捡了100多袋垃圾,其心可敬,其行可佩。我们亦不吝微力,带一袋垃圾到起点处,既助力他人,亦净己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