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年前
脚踩草鞋、手持竹杖的
“硬核旅游博主”徐霞客
丈量湘南大地
在《楚游日记》中
为湖南郴州的山水画卷
留下动人笔记
古代顶流博主“种草”郴州绝色
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
徐霞客自蓝山进入临武
一路行经宜章、郴县、资兴、永兴等地
他笔下的郴州
是“山帏翠叠,众壑争流”的天然画卷
每一处景致皆有其独到之美
在临武龙洞
他感叹道:
“ 从来所历诸洞,有此屈折者,无此明爽;
有此宏丽者,无此玲珑 。”
字里行间
已将此洞推为压倒众奇的瑰宝
这段近四百年前的点评
若用现代语言解读
则是“要蜿蜒曲折有蜿蜒曲折
要开阔明亮有开阔明亮
要宏大景观有宏大景观
要精巧细节有精巧细节
360度无死角
直接碾压之前见过的所有溶洞。”
这可能是 史上最早、最具分量的
溶洞“天花板”认证(无平替版)
行至宜章
他登临黄岑岭
寻访“黄岑叠翠”“白水垂虹”
等八景之胜
夜宿高云寺
感受山寺清幽
这段旅程放在今天
是一条精心设计的“仙侠风”徒步路线
在云海与翠色间打卡留影
于古寺中静听梵音缭绕
氛围感直接拉满
游历苏仙岭时
他钻白鹿洞,谒苏仙观
赞誉郴州为“ 九仙二佛之地 ”
途经飞天山
徐霞客被此处独特的丹霞地貌
深深吸引
写道:
“ 江口诸峰,俱石崖盘立,寸土无丽 。”
山水之奇,尽收笔底
如今
这片红色岩体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
构成极具张力的视觉对比
成为摄影爱好者
争相捕捉的“神仙”景点
看风景看到忘记饿
徐霞客在程江口的体验
是旅行最高境界的“沉浸式体验”
行至兴宁程江口
面对如画山水
他欣然写道,
“ 余揽山水之胜,过午不觉其馁 。”
可见景致之迷人
到永兴境内
夜宿柳州滩
皓月当空
令他想起苏轼笔下承天寺的夜色
不禁赞叹
“ 苏东坡承天寺夜景,不是过也 。”
这相当于在个人账号上
发布了一条极致推荐
“这里的江月夜色,
足以比肩文学史上的经典名场面 ,
是值得专程前往、反复品味
的 ‘ 此生必看 ’ 系列。”
徐霞客当年没去的莽山,有多绝?
倘若徐霞客的《楚游日记》
尚存一页未竟的遗憾
那定是留给莽山的留白
这位古代旅行家行经湘南
却因行程所限
未能涉足莽山
今日
莽山以“云端仙境”之姿
呈现在世人眼前
不同于徐霞客时代
的艰辛
现在,游客可从容漫步于
千米绝壁之上的玻璃栈道
或借垂直电梯凌空直上
瞬息间抵达云海之巅
实现古人“欲穷其巅而观天地”的壮游梦想
更令人惊叹的是
这片徐霞客未曾踏足的秘境
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地区之一
唯莽山独有的“莽山烙铁头”蛇
被誉为“蛇中大熊猫”
与2400余种高等植物竞相生长
构成一座浑然天成的自然博物馆
行走其间
每一次转角
都可能与珍稀动植物
不期而遇
莽山四季,皆成画卷
春日
十里杜鹃如火如荼,染尽山脊
盛夏
瀑布飞泻,绿浪翻涌成海
深秋
云海空灵,如天河倒泻
寒冬
南国雾凇晶莹缀枝,营造梦幻绝景
深植于这片土地的瑶族文化
更为莽山注入了灵魂
古老的“盘王节”仪式庄严神秘
长鼓舞铿锵飞扬
在领略山水奇观的同时
也能触摸到跨越千年的文化脉搏
如今
这份由徐霞客开启的山水情怀
即将迎来新的传承
群山如莽,必游之境
2025“策游湖南”系列之
“跟着徐霞客游湖南·郴州行”活动
将于11月24日至25日
在郴州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启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
百名践行“徐霞客精神”的网红博主
将开展为期3天的
郴州绝美山水之行
读完这篇
穿越近四百年的旅行笔记
你是否也心动了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你说走就走的旅行故事
或最想打卡的郴州景点~
【来源:文旅湖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