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巫溪县东部的山水之间
宁河街道如一位年轮深邃的老者
静卧于大宁河畔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小布丁邀你一起来聊聊
巫溪宁河街道

宁河街道,位于巫溪县东部
东与通城镇接壤
南与城厢镇毗邻
西与柏杨街道相连
北与城厢镇交界
宁河街道辖地
自东汉建安十五年建北井县始
除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北井县并入大昌县外
历为县、监、州治所在地
明洪武九年设大宁县,为县治所在地
2010年12 月城厢镇一分为三
即宁河街道、柏杨街道、城厢镇

宁河街道的历史底蕴深厚
其名源于境内的大宁河
这条长江北岸一级支流
发源于巫溪县西北新田坎
流经巫溪、巫山多乡镇
最终汇入长江
更因流经宁厂古盐场等古迹而得名
古称盐水、巫溪水等
明代始定今名
多部古籍均有其流域记载

大宁河
据《水经注》记载
汉代今大宁河称“巫溪水”
南北朝时有一段也有盐水之称
自宋代在河岸置大宁监
但宋代并无大宁河之称
仍称巫溪、巫溪水
大宁河之名始出现在正德《四川志》和
正德《夔州府志》 中
明代 《续文献通考》也记载:
“大宁河,巫山县东,源出大宁县。”
《大明一统志》等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后来历代相沿
乾隆 《大宁县志》 记载:
“大宁河,治东门外,自宝源发源,
南流二十五里至县城,
转东南流入十里入大昌界,
转入巫山县流合大江。”
雍正《四川通志》记载
大宁河西溪河一段也称高峰河

大宁河地名应用
还有宁厂盐业遗址、
大宁古城、大宁河古栈道等
大宁河古栈道遗迹
在龙门峡西岸崖壁之上
距河面约15米处
依次排列着无数匀整、方正的石孔
栈道石孔多呈四方形
上下孔眼交错成倒“品”字
上排两孔插木桩,铺木板
下孔插木柱斜撑木板
构成三角形支撑架
从而修筑成供人畜行走的栈道

大宁河古栈道局部
古栈道以宁河为主干
从龙门峡口
经巫溪县延伸到陕西的镇坪县、
湖北竹溪县、重庆城口县一带
宁河栈道总长约400多公里
其长度超过著名的剑阁栈道
关于栈道的用途
史籍记载提供了更可靠的答案
《巫山县志》载,东汉永平七年
当地就已“尝引此泉于巫山,以铁牢盆盛之”
而《大宁县志》明确记载其功能为
“以用竹笕引盐泉到大昌熬制”——
这些密布的石孔实为支撑竹制输卤管道的支架
构成了一条跨越险峻山岭的早期工业管线
将宁厂镇的天然盐泉输往大昌镇进行熬制
也可能如民间传说所言
被诸葛亮用作北伐曹魏的军事要道
一物多用,见证了古代的智慧

大宁河古栈道远景
大宁河依旧奔腾
古栈道仍在守望
未来
宁河街道必将带着这份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
在时代的浪潮中续写新的篇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