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薰衣草,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旅行攻略】与【个人精进】干货。
自驾探访温县第三站,直奔招贤乡上苑村,从红色前峻山村到这里9.3公里,本是冲4000年温国故城遗址来的,没成想一脚踏进了满是惊喜的古迹迷宫。
上苑村就藏在焦作温县西南18公里处,东临安乐寨,西接黄庄村,北靠护庄,一千多口人里藏着温、苏等姓氏,看着是寻常村落,地下全是厚重历史。
刚到村外,就被一人多高的玉米地拦住,问了村民方知,要找的遗址就藏在里面,外头看有半截石碑露出来。

我赶紧扒开玉米杆往里闯,深一脚浅一脚满是泥,好家伙,先撞见的竟然是温根碑,顺着玉米地再往里钻,又遇见一座高大墓冢,碑上“温季之墓”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可绕来绕去,要找的温国故城遗址,反倒连影子都没看着。
直到这时才恍悟:这村子不简单!不仅是4000年温国故城所在地,还是温、苏两姓的发源地,连西北的虢公台都藏着春秋秘事,每一处都埋着不为人知的过往。
村中4大古迹:
温国故城遗址、温根碑、温季墓、虢公台
01.温国故城遗址:
这是上苑村最核心的古迹,四千多年前夏朝时,功臣温平因辅佐少康复国有功,被封到此建了古温国——因境内有温泉得名,温姓也由此诞生。到了西周,周武王又把这块地赐给开国功臣苏忿生,建立苏国,这里便成了苏姓的发源地。后来苏国被灭归晋,直到三国时期县城迁走,故城才慢慢荒废。
如今的遗址呈正方形,东西、南北各长400米,高出地面2米,南北城墙还能依稀看出轮廓。2008年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学家在此挖出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及西周“温司徒”青铜簋等文物,涵盖仰韶、龙山、西周春秋等多个时期的遗存,简直是座文物地下宝库。
02.温根碑
这通碑是温姓族人祭祀先祖的重要遗存。它是2004年由海外温氏宗亲寻根时修建,“温根”二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温寒石题写,2005年首届世界温氏恳亲大会还在此举办过祭祖大典。
碑后的《温园根亭记》写的明明白白:夏朝温平封于温地建古温国,后代以封地为姓。温姓的起源全刻在这石碑上了。藏在玉米地里的它,就像一位沉默老者,守着温氏家族的千年记忆。
03.温季墓
距温根碑百余米的圆形墓冢,就是“温季之墓”,碑上记载的温季可不简单:本名郤至,是春秋晋国大夫,还是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17世孙,因受封温地为采邑,又排行季(老三、老四),故称温季。
他是实打实的文武全才,即能凭外交手腕促晋楚和谈,又能在战场上一箭射瞎楚国王左眼!可惜功高震主遭人诬陷,满门遇害。如今这墓冢,相传是他孙子侥幸逃生后,为他立的衣冠冢,荒草萋萋中藏着家族最后的念想。
04.虢公台
位于村西北的虢公台,历史能追溯到春秋,最初是虢公在此筑台誓师伐晋,才得名“虢公台”,又因地势高耸被称作“摩天岭”。
更传奇的是,公元238年司马懿奉命平叛公孙渊,率军路过家乡时,曾在这里摆下盛大宴席宴请宗亲父老。
没有过度开发的喧嚣,只有田野与古迹相伴,上苑村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将温苏两姓的起源、古国的兴衰、英雄的传奇都藏进了泥土里。
自驾路线景点:李凤良故居→前峻山村(张峻山烈士纪念碑)→温国故城遗址→张祥云烈士纪念碑→石奋墓→五里远村(康定国公墓)→三家庄村(赵氏孤儿墓)→联珠台→李堂阶故居。
作者介绍:薰衣草,读书写字游天下,爱写个人励志故事,旅行游记攻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