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府东街》是大众网菏泽打造的时政栏目,论时事,说热点,用别样视角,表达菏泽态度,呈现菏泽之变。
此文是第172篇。
大众网记者 梁永琪 菏泽报道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4-2025年度生态旅游发展典型案例,菏泽市巨野县青龙山景区凭借“废弃矿坑的生态再生与价值重构”实践成功入选,成为菏泽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案例。与此同时,一项跨区域的文旅惠民活动同步启动:自11月15日至12月31日,旅客凭当日菏泽站、菏泽东站至曲阜站、曲阜东站火车票,可免费游览曲阜鲁源村景区,并可享受尼山圣境大门票散客7折优惠。
两种实践,一者聚焦生态治理的典范塑造,一者着力区域联动与民生福祉,共同勾勒出菏泽市以生态赋能、惠民筑基、产业融合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使“牡丹之都 花样菏泽”的城市品牌更加充实、更具吸引力。
生态转型,重塑绿水青山发展底色
青龙山景区的蜕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昔日遍布矿坑、岩体裸露的“生态伤疤”,通过系统性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已转型为占地2360余亩,集水上乐园、汉韵文化小镇、温泉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这片土地“化腐朽为神奇”,既修复了生态肌理,又激活了文旅价值,为资源型区域的文旅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菏泽样本”。青龙山从“石头经济”到“流量经济”的华丽转身,用文旅IP为乡村振兴写下最浪漫的注脚。
菏泽的生态实践不止于青龙山。在单县浮龙湖,通过水岸共治、生态与景观共建,成功打造了国家湿地公园暨AAAA级旅游景区,依托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优势和旅游产业优势,在周边乡村发展特色果蔬、水产水禽、特色文创、休闲游憩等产业,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单县浮龙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为美丽河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典型经验,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典范。
惠民联动,彰显文旅为民价值内核
文旅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人民、造福于民。菏泽市近期推出的“惠享冬韵”文旅消费季活动,特别是与曲阜联动的“凭火车票免费游”政策,超越了单一景点促销的传统模式,以区域联动、政策让利的方式释放文旅活力。此举不仅打通了菏泽与儒家文化圣地曲阜的文旅通道,促进了文化资源的互补与共振,更切实降低了游客的出行成本,提升了旅游体验的获得感,让更多游客能轻松走进菏泽、体验菏泽。
菏泽深谙“旅游是民生福祉”的真谛,构建起多层次的优惠体系。在2025菏泽市百项文化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中,市文化和旅游局继续联合银联、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动曹州牡丹园、水浒好汉城、柏青大酒店、康辉旅行社等近30家热门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等,共同开展文旅消费利企惠民活动。在2025世界牡丹大会期间,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菏泽籍“大学生1+1”赏花特惠计划,一票双享、牡丹同游政策,凡持菏泽市各大牡丹园赏花凭证的游客,可享水浒好汉城门票半价优惠……与此同时,持2025菏泽・牡丹音乐节票根者可在2026年牡丹节会期间免费进入冠宇牡丹园、百花园……
如今的菏泽旅游,已从“走马观花”升级为“沉浸式体验”。景区“智慧化”更让旅游体验“提档升级”——重点A级景区实现网络购票、预约购票,无需排长队换票;实时监测系统让景区人流、安全状况一目了然,游玩更安心。吃住选择也愈发丰富,14家星级旅游饭店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家庭旅游,都能找到舒适的“落脚点”。菏泽正以一系列实打实的文旅惠民政策,让“诗与远方”变得触手可及。
融合共生,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生态修复与惠民举措的双向赋能,共同驱动着菏泽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与能级提升。如今的菏泽正铺展着最动人的文旅画卷,从黄河故道的芦苇摇曳到浮龙湖的波光粼粼,从湿地公园的鸥鹭翔集到万亩荷塘的碧叶连天,从水浒好汉城的雄浑豪迈到曹州牡丹园的国色天香,从宋江湖的烟波浩渺到单县牌坊的古朴庄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闲暇时,人们走出户外,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生活的美好。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别致的城市建筑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文旅高质量发展,既要见“景”更要见“人”。青龙山的变迁,让民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系列惠民政策,则让百姓走得出去、玩得舒心。啤酒节、音乐节、露营季……每年百场以上的文旅消费活动让菏泽的夜晚越来越精彩,水浒好汉城、老城曹州等6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网红地”。未来,菏泽将继续坚守生态底线,厚植民生情怀,在保护中发展,在开放中共享,于鲁西南大地上徐徐展开一幅生态优美、文化繁荣、人民幸福的文旅新画卷。
菏泽正以扎实的行动,探索着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之路。让每一个来到这儿的人,不仅能看见山清水秀的好风景,还能体验到深厚的文化。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菏泽,正等待着更多人前来,读懂它的美,感受它的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