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e起拍##v聚天山##新疆是个好地方##你好乌鲁木齐#
漫步在喀什古城纵横交错的街巷,黄土垒砌的院落里,总能遇见那一树树低垂的石榴。红艳艳的果实缀满枝头,在明净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宛如千万盏红灯笼,映亮了边疆的大地。这般景象,让人不禁想起“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古语,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轻轻摘下一颗饱满的石榴,捧在手心,能感受到生命内在的张力。小心翼翼地掰开,但见籽粒晶莹,绯红如玉,密密匝匝地偎依在一起。这看似寻常的果实里,蕴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大智慧——“石榴开口,笑迎天下客;籽籽相拥,共筑同心圆。”
一树石榴,藏着怎样的共同体密码
“来来来,尝尝我们新疆的石榴,甜得很!”喀什古城里的古丽,热情地将刚掰开的石榴分给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那双亲切的手,递出的不仅是甘甜,更是一份浓浓的情谊。“石榴抱籽一家亲”,这句朴实的谚语,道出了民族团结最质朴的真理。
站在喀什老城区的百年古石榴树下,粗壮的树干需要两人才能合抱,繁茂的枝干向四面八方伸展。这棵历经沧桑的古树,恰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历经岁月而愈发坚韧。正如来此驻足者共同的心声感言:这棵古石榴树,犹如一位默默守候的时光老人。它在这片土地,见证了多少寒来暑往的繁衍生息,见证了多少民族团结的守望相助……
仔细观察石榴的构造,令人叹服自然造物的神奇。坚硬的外壳内,颗颗籽粒被柔韧的薄膜轻轻分隔,却又被共同的根基紧紧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比喻,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正是因为它源于生活,蕴含着“多元一体”的深刻哲理。这种结构,恰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各个民族既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又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一朵石榴花,绽放多少团结故事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不仅唱出了新疆的壮美山河,更唱出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心声。走进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室里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不同民族的居民在这里相聚相知,就像石榴花开般亲密无间。
从帕米尔高原到准噶尔盆地,民族团结的故事在天山南北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在和田地区的田间地头,各族群众共同发展特色林果业,一颗颗石榴成了致富的“金果子”;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边境线上,不同民族的护边员并肩守护着祖国的神圣领土。这些生动的实践,浇灌着民族团结的沃土,恰如石榴树茁壮成长,需要阳光的照耀,更需要细心的呵护。
一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社区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民族团结就像培育石榴树,需要用心浇灌、用情呵护。”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各族群众就像石榴花一样,虽然形态各异,但共同凝聚成甜美的果实,共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种团结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自然形成的。
一粒石榴籽,凝聚多大奋斗力量
石榴的甜美,需要每一颗籽粒共同酝酿;民族的复兴,需要每一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在新疆这片热土上,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如密密匝匝的石榴籽,数不胜数,温暖人心。
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为抢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宝贵生命,用行动诠释了临危不惧的大爱;被各族群众亲切称为“阿同汗”的老人王桂珍,用六十年的无私奉献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医生杨志强三十年如一日奔走在大漠乡村,被当地群众誉为“白衣亲人”。这些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如同紧紧相依的石榴籽,凝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今日的新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走进任何一个巴扎,都能看到不同民族的商户比邻而居,和睦相处;走进任何一座村庄,都能感受到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温暖。这份甜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甜美;这条道路,是各族群众携手同行的道路。
一抹石榴红,照亮多远前行道路
时光流转,石榴更红。那满树的“中国红”,是团结的颜色,也是希望的颜色。新疆民族团结的成功实践,正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生动缩影。
从雪域高原到东部沿海,从北国边疆到南海之滨,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携手绘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画卷。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每一个“我”汇聚成“我们”,让每一份力量凝结成合力。
天山脚下,石榴红得愈发浓烈。这紧紧相拥的籽粒,仿佛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创造未来。当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还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跨越?还有什么美好梦想不能实现?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华大地的石榴红必将更加绚烂夺目!这一树树凝聚着民族团结深情厚谊的中国红,必将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照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光明未来。
来源:石榴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