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公园偶遇饰演王阳明的演员诵诗,还可以免费品尝正宗的修文猕猴桃!”11月初,在贵阳黔灵山公园修文猕猴桃品牌推广现场,身着王阳明、奢香夫人服饰的演员吟诗起舞,将传统文化与猕猴桃品鉴巧妙融合,吸引大批市民游客驻足。

修文猕猴桃品牌推广活动在贵阳多个地标火热展开
今年9月下旬以来,一场场修文猕猴桃品牌推广活动在贵阳多个地标火热展开。市民游客争相品尝这颗来自修文山野的“绿宝石”,现场品鉴人数达2000人次,累计送出核心产地鲜果1500余份、文创产品1300余件,线上线下总传播触达超1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修文猕猴桃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多元活动“解锁”甜蜜
“给我邮寄20盒。”不久前,在青云市集,一颗毛茸茸的修文猕猴桃,收服了东北游客邵女士的心,甜中带酸、果味十足的猕猴桃,让她想起了儿时记忆中山野果味的自然清新。
青云市集的快闪巡演、贵阳黔灵山公园的国风展现、花果园海豚广场的互动打卡,每到一处,推广现场人头攒动。

修文猕猴桃品牌推广活动在贵阳多个地标火热展开
世纪城小区推广现场,社区居民自发组团下单,阿姨们一边扫码加入拼团群一边分享,住户们扫码就送核心产地鲜果;小朋友们握着猕猴桃IP文创冰箱贴,成了“小小宣传员”。
从免费品尝、扫码赠果到文创派送,“修文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以“七不够”“采上果”“阳明先生”“御果湾”“斯维特”、上硐猕源、平寨村、惠农帮等8家企业、产品品牌和村集体为载体,借多元化的修文猕猴桃品牌推广活动,打通了“从果园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参与活动推广活动的企业和志愿者不仅推广修文猕猴桃,还现场科普修文猕猴桃种植技巧、气候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以及贮存、催熟等小技巧。
“还以为猕猴桃味道都差不多,没想到生长环境不同,口感差异这么大。”参与活动的市民纷纷表示,不仅掌握了猕猴桃贮存方法和催熟技巧,还了解到修文猕猴桃核心优势在于,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具有“三分酸七分甜”的黄金酸甜比和独特果香。
“以前分不清修文猕猴桃和市场上的普通猕猴桃,现在知道‘贵长’品种口感这么好。”在贵阳市行政中心美食广场活动现场,市民王女士品尝了一个修文“贵长”猕猴桃后连连称赞。

修文猕猴桃
“贵长”是修文县猕猴桃的主栽品种,果实呈长圆柱形,果皮棕褐色,果肉翠绿,酸甜适口、风味独特,是贵州重点发展的十大精品水果之一,先后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中欧地理标志保护”等认证。
“贵长”的独特“基因”,源自修文能够让猕猴桃果实积累糖分、保持清爽酸度的独特气候,这也让修文成为“最适合猕猴桃种植的地区”。截至目前,修文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6.7万亩,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已经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精品水果的一张闪亮名片。
品牌助力市场拓展
“您的5盒猕猴桃正在打包,请稍等。”系列活动中,参与产品推广的修文猕猴桃品牌“山里小伙”负责人潘立不仅收获了满满订单,还通过面对面交易,摸出了一些“门道”。
对成交订单进行总结后,潘立发现,消费者更偏爱5斤装的礼盒和即食鲜果,购买时,还对储存周期和售后保障格外关注——这也是活动为拓展市场的商家带来的“福利”。
“通过搭建直面消费者的桥梁,精准捕捉市场需求痛点,不仅提升了产品曝光,更积累了一批忠实客户,为后续常态化销售奠定了基础。”潘立说。

修文猕猴桃品牌推广活动在贵阳多个地标火热展开
修文县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主任邹晓娅表示,这场历时两个月的品牌推广活动,通过整合跨界资源,成功推动修文猕猴桃从“产地直销”向“多渠道分销”转型,不仅让修文猕猴桃的鲜甜风味飘香贵阳,更为区域公用品牌“走出去”探索出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未来,修文将持续深化猕猴桃“进社区、进景区、进商超”活动,创新推广形式,拓展电商和跨区域分销渠道,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正宗修文猕猴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