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以“团结花开 幸福春城”为主题的2025年昆明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旅游促‘三交’”)讲解技能终选活动在呈贡区举行。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参赛选手及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员单位代表等约150人参与,共同见证昆明旅游促“三交”工作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
以赛促学强技能,文旅融合展风采
作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昆明市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持续深入推进旅游促“三交”工作。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A级景区40个(含2个5A级景区),2024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2.93%,四度入选“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此次讲解技能选拔活动,旨在通过“以选促学、以选促练”的方式,系统性提升讲解员实务能力,推动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让旅游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活动自启动以来,便得到全市文旅部门、景区、示范单位及志愿者的广泛响应,初选阶段共收到70余份参赛作品。经专家盲评,16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终选。终选现场,选手们围绕昆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主题,以生动的案例和鲜活的表达,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他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将昆明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终,通过专家评审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综合奖项及最佳形象奖、最佳口才奖、最佳人气奖等专项荣誉。
政企社协同发力,多元展示民族风情
活动现场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组织10余家会员单位设置展台,集中展示民族手工艺品、特色农副产品及社会服务项目。精美的刺绣、织锦等手工艺品,一针一线都彰显着各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生态大米、菌菇等农副产品,则体现了民族地区农业的蓬勃活力,形成“文旅+产业”的融合场景。
嵩阳街道普渡社区携有机大米及小山海旅居项目现场推介,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大家介绍着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为嵩明县选手助力,凸显了政企社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晋宁二街鲁黑村带来了不老鸡、富硒大米,还现场推荐美丽乡村,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这些展台前人头攒动,大家纷纷驻足欣赏、品尝,对民族特色产品赞不绝口。
选手以文载道,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各位选手在比赛中表现亮眼,各展风采。郭旭胜以《跨越千年的盟誓》为题,通过武侯祠·古盟台的历史溯源,深入阐释“盟台精神”的当代价值,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精神的传承。西山区文旅推荐官期丽以《因为团结所以乐居》为题,讲述了西山区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动人故事,展现了团结带来的幸福生活。晋宁李丽莎的《晋宁回响 快乐之巅》,通过省级非遗项目乐颠舞蹈,生动展现了民族团结的欢乐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热闹的民族节庆之中。梁杰在《从兰茂典籍到嵩明花灯:文化薪火照亮民族团结之路》中,以文化巨匠兰茂的典籍为引,展现嵩明花灯的创新传承,体现了文化在民族团结中的纽带作用。于沁弘的《阁藏先贤志,药载民族情》则通过魁星阁与《滇南本草》的关联,解读兰茂在医药、语言推广及文旅领域的贡献,让人们了解到一位历史名人的多方面成就。
据悉,本次活动既是技能比拼,更是经验交流与形象展示。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了讲解工作者的使命感,推动形成一批示范性讲解成果。下一步,昆明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文旅+”模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团结花开 幸福春城”的品牌更加响亮,更具影响力。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佟薇
编辑:汤维
审核:赵茜
二审:钟玲
终审:王一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