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小雪”,恰逢周末,群里组织去嵩明徒步,目的地是位于昆明北部嵩明县的灵云山,那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法界寺,有森林覆盖率很高的灵山古道,对于热爱户外的人们来说,法界寺森林公园是一处徒步、远足的好去处。



上午8点20分,我们在地铁昆明火车北站集合,乘坐一辆50座的旅游大巴车前往活动地,49位伙伴快乐同行,一起走嵩明法界寺。
嵩明县位于昆明城北部、昆曲高速公路沿线,经过近1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法界寺三天门,这是徒步的起点。领队凌翼天翔讲解线路、强调徒步纪律后,队伍在9点30分开启了徒步行程。



过了三天门,我们就进入法界寺了,这里有天王宝殿、大雄宝殿、地藏菩萨殿、月老神庙、三清观、药王庙、观音殿等诸多庙宇,分布在长满密密树林的山坡上。
沿着林中不断向上的石阶,我们一路攀登,走灵山古道→爱嵩亭→登山顶→走古道。据说有1340级台阶,虽然有些累脚,但密密树林中空气清新、松涛阵阵,给了我们不错的回报。登上山顶,嵩明城全景尽收眼底。在“云岭百峰”上打卡成功,收获电子登山证书一枚。



登顶、打卡之后,我们继续走法界寺森林公园内的步道,顺时针走了一个小环线,经过大石头水库、山脚村,15点左右到达一天门,在这里结束徒步活动,手机软件记录行走距离为12公里左右。
旅游大巴车在一天门接我们返程,一个小时后回到昆明城区,结束快乐的周末活动。前几日持续阴冷、降雨的天气今天也终于转晴,下午还出现了蓝天白云的好天,让我们的森林之旅充满了惊喜。



徒步区域示意图。
法界寺位于嵩明县城的西北部、灵云山上,灵云山最高海拔2262米。
法界寺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名刹古寺,寺内现存明代的《重修法界寺设龙华会碑记》《丛林碑记》及清代道光年间立的《重修真觉寺碑记》等碑刻。
据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到访过法界寺。2018年,法界寺被认定为“全国第四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



走灵山古道,感受树木参天、松涛阵阵的惬意。
据说,法界寺的历史很悠久,始建于后晋年间(936~947年),规模宏大,名列嵩明八大寺之首。现在的建筑多为近年来重建的,雕梁画栋、颇为壮观。
寺中香火旺盛,当地人来这里祈愿祝福、登山游玩的人不少,如我们一样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是不少。上山的道路铺上了整齐的石阶,弯弯绕绕,在林海中蜿蜒曲折、不断抬升。



虽然已是冬日,林中仍是一片绿意盎然,高大挺拔的松树、低矮蔓延的草木,无不透着浓浓的绿意,带给我们一幅很养眼的画面。
临近道路的树枝上,挂满了大红色的祈福牌、许愿牌,上书各种美好的祝福,成片成片鲜艳的大红色块与绿色林海相映,成了一道很特别的风景线。



攀登、下坎、过水库,走进山林,总有很多美好的遇见。
法界寺森林公园的面积很大,除了标明指示牌的登山步道外,还有环形步道,在林中穿越。登顶、打卡之后,我们走环形步道,过大石头水库、山脚村,到达一天门结束徒步。
环形步道没有了法界寺内整齐的石阶步道,“取而代之的是碎石路、土路、落叶厚实的林中道路……虽然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考验,却是我们徒步走山喜欢的类型。



午后的天气一扫早上的阴冷,太阳终于大大方方地洒落下来,透过密密的树林,形成一道又一道好看的光影,用光斑绘成一幅又一幅好看的图画,在照得人暖洋洋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份快乐的心情。
下山的道路不太好走,山坡陡峭、土质稀疏,大家都小心翼翼、艰难行走。在难行的道路上,总有一双手会拉住你,帮你走过那段难行的路,很是温暖。



大石头水库、山脚村,这些都是很有特色的名字,似乎是简单明了地体现了它的特征,让我们对它有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走过了大石头水库的南端、大坝,在汇入水库的溪流前,有很多大石头,其中一块巨石矗立在小溪边。众多当地人开车来到水库边,带上装水的容器在溪边接山泉水、带回家饮用......想来这是极好的饮用水源了。
目测山脚村村民的生活应该不错,他们的房子多为现代新盖的小洋楼,有的院落很宽大、楼房很气派,很现代的样子;村中休息亭子中,几个老人在打扑克牌,一副很休闲的样子。山脚村离一天门不远,位于灵云山的山脚。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昆明,是一个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我们去嵩明灵云山,走法界寺森林步道,赏古寺、走林海、过村庄,走了一条休闲惬意的线路,甚好。

(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