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苹果,很多人会想到山东的烟台苹果、陕西的洛川苹果。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想起隐藏在河南西部连绵群山里的“小众”苹果。因为“小众”,反而成为被低估的“果中贵族”:它们生长在高海拔、强光照的豫西山地,糖度超高、脆甜无渣,不仅是本地人私藏的待客佳品,更漂洋过海成为国际市场的“座上宾”。
寻味河南最好吃的苹果,从洛阳出发向西南方向,这里有一条绝佳的豫西苹果黄金生长带,解锁河南最好吃的苹果,顺便看一场层林尽染的山乡秋景。
第一站:洛宁上戈镇,洛阳人的水果名片。
从洛阳城区出发,沿郑(州)卢(氏)高速向西南方向行驶约40分钟,进入熊耳山深处,便是洛宁县的上戈镇。这里是洛阳苹果的核心产区,更是被国家认证的“地理标志产品”产地。
为什么这里的苹果更好吃?
上戈镇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昼夜温差达12℃,白天苹果把阳光吸进果肉里,夜晚又用低温把糖分锁住。上戈山区的土壤富含矿物质,其生长的苹果自带高品质。苹果颜值自带打蜡一般的美颜效果,吃一口脆甜爽口,带着淡淡的蜜香。
吃货&游客怎么玩?
苹果园里的果子现摘比超市贵但新鲜,也可去镇里的市场上挑散货,认准“上戈苹果”地理标志贴。上戈镇除了山上山下大量的苹果园,也有很多沙梨种植园,其中金珠沙梨最为有名、可口,因其富含维生素C和钾,对缓解秋燥、促进消化具有神奇的疗效。
道路导航:洛阳→卢氏高速(S92)→长水出口下→沿343国道(G343)至上戈镇。()0认真长水出口,如果到上戈出口下高速,需要逆向返回上戈。)
第二站:卢氏果岭村——从“两村合并”到“国际订单专业户”
从上戈继续向西,进入三门峡卢氏县官道口镇。在卢氏和洛宁交界的一片山岭上,有一处因苹果“逆袭”而新命名的果岭村——它由原来的大岭村、车岭村合并而来,名字直白却藏着野心:近几年种出了“接国际订单”的优质苹果。
果岭村的苹果园,似乎和其它的普通果园没有什么区别,但走进果园,近看全是“黑科技”:太阳能杀虫灯代替农药,滴灌系统精准控水,连果树都挂上了二维码——扫码能查生长周期、施肥记录。企业化管理下,这里产出的苹果果径均匀、着色率超高,从果园直接通过跨境电商飘洋过海,远销东南亚和中东一带市场。
游客能get什么?
拿着果园提供的手套、果篮,在管理者的指导下,体验“标准化”(一果两剪法)采摘,边摘边听技术员讲“苹果经”。果岭村的苹果以供应出口出口,散客采摘苹果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或者提前预约。
道路导航:从上戈延343国道,直接导航至果岭村,也可以走郑卢高速(S92)、连霍高速(G30)至官道口镇豫西大峡谷出口下,沿343国道向东至过岭村。
终极彩蛋:灵宝寺河山阎村——广东客商蹲守的一级果园
从官道口镇的过岭村再往西北30公里,就是素有“亚洲第一高山果园”的灵宝市寺河山。这里的海拔更高,达1000-1300米,比洛宁的上戈、卢氏官道口的果岭更高,因而温差更大,种出的苹果自带“高级感”。而其中最火的,是寺河乡阎村的苹果。
“一级果”凭什么被抢空?
阎村苹果的“金贵”尽在吃货的口感里,果肉致密到咬下去几乎无渣,表皮带“条红+片红”。每年4月,广东、福建的“固定”果商提前带着定金上门签订合同,9月底苹果刚下树,就被在果园等待的冷链车拉走了,真正的一级果子,在市面上很难买到“漏网之鱼”。
怎么才能吃到?
跟熟人“蹭”。当地果农说,“一级果”优先供应预定的老客户,散客可以直接到果园采摘“高价”果,或者找亲戚朋友、民宿老板牵线,运气好能买到少量。
懂行的人知道,即使买二级果子也不亏:阎村对苹果分级严格,有些果形不完美但口感一点儿也不输一级果,性价比反而更高。
道路导航
洛阳→连霍高速(G30)、呼北高速(G59)→灵宝东站出口下→沿G209国道向南→川口乡红土坡村,桥头左拐上山,至东村(苹果小镇)→阎村。
吃货小贴士:
辨别真假,上戈、寺河山苹果均有地理标志认证(包装上有“GI”标识),果岭村出口果有溯源码。
带回家吃:苹果买回后常温放3-5天“后熟”,会增加苹果的甜度和口感。
从洛阳的洛宁到三门峡的灵宝,400公里的路程,串起的是豫西山区高海拔种出来的好苹果。没有花哨的营销,只用高品质的苹果满足人们的口福。不妨带上家人,来一场“寻味之旅”——既能品尝亲手摘下来的高品质苹果,也能一睹大山里的累累果实,丰收图景。
最好的味道,是来自脚下的土地,亲手摘下的果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