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吴盈秋
自2025年12月1日起,灵隐飞来峰景区(含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实行免票政策。
这意味着,今后游客不用再支付灵隐飞来峰景区45元门票和灵隐寺30元香花券,后续景区将实行“实名预约、分时游览”的预约制度,大家进入景区提前预约即可。
详情点击>>
灵隐飞来峰景区即将免票,市民游客给杭州点赞
11月初,我写过一篇题为“杭州和西湖‘先行一步’的场景开放和创新”的读端文章,把二十多年前西湖景区拆除围墙实行免费开放,看作是风景旅游场景开放的重要探索,可谓“平地惊雷”,吹皱一池春水。今天看到网络媒体有关从今年12月1日起灵隐飞来峰景区(含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实行免票政策的消息,开始还有点不大相信,后来从主流媒体来自杭州权威部门的官宣得到证实,才确信无误。
这是继2002年西湖免费开放后的又一重大开放和惠民举措,标志着杭州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的深度转型。
此举关系经济,也关系秩序安全,相信杭州政府和有关部门是权衡利弊、下了很大决心的。对这样的决断深表敬意。从实践看,此招看似放弃了门票收入,实则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大大降低了体验门槛,会吸引海量人流,只要管理引导和服务得当有效,会为后续的消费场景(餐饮、住宿、文创、交通)创造无限可能。2002年西湖免费开放后,杭州旅游总收入增长近5倍,成为全国首个旅游总收入破千亿的城市;而且大大彰显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精神,增强了杭州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灵隐寺作为始建于东晋(326年)的千年古刹,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免票政策使其从“商品”回归为“公共产品”,杭州这样的改革创新范式对其它城市和旅游风景、宗教名胜的治理,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和示范意义。
一是从“门票依赖”到“服务竞争”。免票倒逼景区从单一门票收入转向文化增值服务,如灵隐寺计划推出“晨钟暮鼓”体验、禅茶文化课程等。
二是“保护性开发”新思路。通过智慧化改造、热力图监控等技术手段,在保障游览体验的同时降低人流过大对古建筑的冲击。
三是“文化惠民”国家战略落地。响应国家“文化惠民”政策,将世界文化遗产真正还给大众,让千年古刹成为全民共享的精神财富。
所以,这一政策绝不是简单的门票调整,更是杭州对“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理念的深刻实践。
当城市将最珍贵的文化资源无偿共享,大众便会以脚步和消费回报城市,形成“文化惠民-游客增加-消费提升-城市繁荣”的良性循环。正如僧众常言:山门大开,方能广结善缘。
海报由AI共同创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