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盼了两个星期,终于等到娃爸休息一天,有时间带我们出去玩了。
去哪呢?我看妈妈爱吃柿子,原本想带着她去从化桂峰村摘柿子的,但是她坐不了车,一上车就晕,拒绝坐车出去玩。
我们自己又很想出去走走,就让老妈自己在家。
老妈不去桂峰村,我们已经去过两次了,也不想去了,就临时决定去黄埔黄麻村,离家近一些,也可以早点回来跟妈妈吃晚饭。
我一上车就睡觉,醒来的时候已经到黄麻村,老公到处转悠找停车的位置。
哇,这里的停车费好贵啊,一家居然叫价25元,感觉比得上天河区了。
我们觉得太贵,就开车去了另外一家,他说吃饭就可以不收停车费,于是就去吃了农家菜,花了134元。
吃完饭,我们就直接开启登山模式。
我们是第一次去,对路线不太熟悉,也不是那对那,就跟着感觉走。
我们从黄麻主入口走石梯进山,娃一看到是石阶就不停地抱怨说:“我要爬的是土山,要走土路。”
我说:“土路不会直接摆在你面前,需要你去找,去探索。”
他不情不愿地往前走,嘴里还叭叭个不停,我有点生气地说:“就该让你跟外婆在家,我们自己出来玩才好。”他又说不要。
石阶的两旁是茂盛的竹林,这里的竹子长得很高、竹影婆娑、绿意盎然,非常的养眼。
我非常喜欢竹林,觉得有竹林的地方风景都特别美,看到竹林就有想要拍照的冲动。
我第一次去老公家时,看到他们路边有大片的竹林,就好喜欢那个地方。
可惜嫁给他之后,那一片竹林都砍光了,瞬间觉得他老家也很普通了,我对竹林的滤镜着实有点重。
阳光穿透竹叶之间的缝隙,在地上洒出无数个光斑,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竹林下是沙子铺的路,厚厚竹子的落叶与石子混合在一起,踩上去软绵绵的,发出沙沙的声响。
抬头眺望,碧绿的竹叶,与碧蓝的天空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世界最好的画都在自然界。
这时,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爬到山顶,竹林没了,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
森林的树木可以肆意的生长,长到很高的地方,树枝随意横穿在其他树枝上,手牵手地打造一片绿荫,非常的唯美诱人,令无数人前往。
从山顶的另一面下山,山的上面依然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里面的风景很梦幻,也像是“魔界古森林”。
下山的路边,看到一棵很大的古树,可能要两个大人手牵手才能抱住,看到这种大树就有一种想去拥抱它的冲动。
民间传说认为抱大树可以吸收树木的正能量,获得树木的安定、祈求平安、健康或好运。
我可能是信了,当抱着大树的时候,就感觉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人慢下来。
准备走到山底时,那笔直而高大的竹林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时山好像是上半部分是树林,下半部分是竹林。
妈妈看到照片说:“你们不是说去森林里玩吗?我怎么看到竹林啊,有竹林应该有人家。”
妈妈果然是经验丰富,知道竹林深处有人家。
来黄麻村真的很值得,因为既可以感受古森林的魔幻,又可以感受竹林深处有人家的美感。
下到山底就一大片空地,原本应该是拿来种玉米、红薯之类的,但是大部分都已经荒芜了,只有一小块在种。
这里三面环山,风景好美!
娃在山底玩了一会水,我们又去爬对面的山。
这一面的山没有开发,路就是纯正的土路,是那些登山爱好者和村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
爬到一个T字路口,就看到一个指示牌,右边0.5km是萝山,左边1.58km是八哥,1.76km是沙挞。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跑去萝山看看,但走到前面似乎没有路了,有一条黑漆漆的路不敢走,就原路返回下山。
下到山底,我们往没有山的那一面走去,那是黄麻村的公路主路。
在山的出口,我看到了三户人家依山而建,家门口还开发了好几块菜地。
一个小朋友正在跟着爸爸妈妈种菜,娃看到了说:“妈妈,我也想种菜,你会种吗?”
我说:“我会啊,就是把土翻翻,把种子撒在地里,盖上土,然后浇水、撒肥就可以了。可惜,我们家这里没有地,种不了,以后有机会再带你种。”
这里的风景好、空气好,还是广州的重要区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能投胎在这里有个家,真幸福啊!
在家就能挣钱,拥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哈哈,比我们这些从他乡来广漂的人幸福太多了。
这里的风景好好,还有很多条的游玩路线,可惜我们第一次去走得有点乱,纯属瞎走走,但是也看到了漂亮的风景,很值!!
一开始怨声载道地玩,今天回家后感叹说:“今天玩得真爽啊!”小孩子变脸比翻书还快,哈哈!
下次有时间还会再去玩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