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东
步入西湖公园正门,我就看到许多动漫造型的“汽车人”(由废弃的汽车配件拼成人型)出现在身边。仿佛走进了一处展示汽车动漫的展示场所。我看到,公园内的各项设施都巧妙地融入了汽车元素。从工业风十足的路灯,到充满创意的汽车造型建筑,原来,这里是一处以展示汽车文化为主题的公园。似乎这里的每一处都让我感受到长春人对汽车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2022年,这里曾经举办了“长春西湖汽车嘉年华”,展出了20余个变形金刚模型。“一汽”是新中国第一家汽车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毫无疑问,西湖公园里的 “汽车文化”,为外地游客提供了这方面的视觉信息。
西湖公园的前身为西新水库,在其333.6公顷的总面积里,其中水域面积多达135.8公顷,其湖水清澈,倒映天空与岸边的绿植,形成“莫奈油画”般的视觉效果。可以说,西湖是大型的“水生态公园”。
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平静如镜,是吸引鸟类的栖息地。由于其“水生态、绿地和铺装”三位一体的海绵系统,保持了这里的水域辽阔和许多分散的湿地。
站在湖边向对岸眺望,我看到湖面碧波荡漾,绿意盎然。对面的湖边也是成片的湿地接连不断,水草丛生、灌木茂盛……再眺望成片树林的背后,我看到是一幢幢高楼林立。看来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是人们乐于居住的宝地,因此湖边新建了许多宜居的楼房。
站在高处向下俯瞰,西湖的周围有许多片芦苇荡、草丛和喜水的灌木丛。这些水生植物的群落,与潋滟水色和苍翠的林涛景观搭配,营造出生态的湿地空间,正是这种天然的、环保的自然生态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野生的水鸟来此嬉戏并在湖边栖息。
如此多的湿地,围在西湖的周围,天然的水草在这里生长茂盛,空气也因此新鲜湿润,显示出明显的自然生态。西湖的湖光水色以清新自然、静谧优美著称,还具有环保生态的特色。
西湖的周边铺设了一条围绕西湖的环湖步道,兼具徒步、慢跑和骑行功能。当地的居民和外来的游客在这条步道上悠闲的漫步、游览、玩耍,嬉戏,有的区域还设置了滨水栈道及水上游戏。让市民在观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得到体育运动的锻炼。
西湖的秋天格外迷人,处处都是动人的画卷。可以观赏水鸟轻盈地掠过明镜般的湖面,聆听秋风吹动芦苇发出的轻柔私语。在这里,我的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在这里,潋滟的水色与苍翠的林涛相互映衬,将城市的喧嚣悄然化作一片静谧的留白。
漫步在湖边的柳堤上,两排垂柳如同披着黄色的秋服。枝条密密匝匝地垂落,枯败的落叶洒满了一地。岸边的芦苇塘已经东倒西歪地匍匐在地面,给人破败不堪的感觉。荷花池里边的荷花虽然早已凋谢,但残荷的姿态却别具诗意,它们低垂着头,仿佛在诉说岁月流转的沧桑。偶有一阵秋风拂过,柳枝便轻轻摇曳,像是在与游人打招呼:欢迎您来西湖欣赏湿地的景色。
转过弯,我和老伴儿来到一片无人的开阔地。只见两位中年女人在这里练习舞动飘带,于是我们老两口在这里驻足欣赏观看。那是一条四五米长的红色飘带,飘带的一端是根一尺长的木棍儿。其中的一位舞者用一只手拿起那一尺长的木棍儿,将飘带在空中舞起来。使飘带像一条纤细的小龙,围着自己的身边上下翻转。
她俩大概都是初学者,两个人轮流练习舞动。每次开始的时候,她俩都能把红色飘带舞得流畅。只见红色飘带像一条红色的小龙,在她们的头上和身边上天入地般地飞舞;又有点像敦煌的飞天,在空中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又如同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独往独来;又像纤细腰肢的少女,身姿是那么的柔软,舞姿流畅是那么的,又是那么的婀娜多姿……煞是好看。就在她舞得尽兴的时候,一丝稍稍不注意,那红色的飘带突然缠住了舞者的脖颈。于是,她的手不得不停了下来。
两位舞者,这时忽然像害羞的小姑娘,连连朝着再一旁围观的我和老伴儿深表歉意:“我俩都是初学者,还没有掌握要领,弄几下就会缠到身上……”
这时的我和老伴儿出于好奇心,也想借机试一试,于是,我主动上前询问:“我们也想试一下,能否让我们试一试呢?”
两位女人几乎异口同声的答应道:“你们试一下吧……”随之,她把红色飘带递到我的手里。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原以为我会很轻松的驾驭这个红飘带,结果到手之后,仅仅舞动了几下,那条红飘带就缠到了我的脖子上。于是,我停下来,并再次重新舞动。开头几分钟还可以,三分钟后飘带再一次缠到我的身上。但我仍然不死心,还想重新再试一下,于是再舞动了三两分钟,又被缠到脖子上。就这样我连续舞动了五六次,依然无法掌握要领,最后只好心服口服的放弃了。
老伴的表现和我差不多,一开始也对自己充满自信。随之舞动起来之后却不是那么回事了。不过总体来看,老伴比我的水平还是要高出许多,因为她在舞蹈队练习跳舞,可能掌握的会比较得法,所以她的舞动要比我好上许多。
与两位舞者告别后,我和老伴儿走下河堤钻进了芦苇荡,与那些婀娜多姿的芦苇在一起合影留念。这时,我看到湖面像被秋风磨亮的镜子,清晰地映着蓝天白云。水波轻抚岸边,云影横卧天际,金黄的树叶飘落水面,给原本碧绿的湖水增添了温暖的色调。漫步其间,仿若置身江南水墨画卷,只觉得这次长春西湖一游,令我们非常的愉悦。
作者简介:李晓东,1978届辽大铁岭分校中文系毕业。曾任开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长及市文联主席。为辽宁省散文协会、铁岭市作协会员。
业余写作并在《中国文化报》,《中国体育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农民合作社》、《中国教育学刊》、《当代教育》、《天津老干部》、《天津教育报》、《南京日报》、《黑龙江退休生活》、《辽海散文》、《辽宁老同志之友》、《辽宁共产党员》、《辽宁老年报》及《辽宁职工报》等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散文、杂文随笔300余篇。
2025年春,我参加了“中国散文网”和“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面向全国的征文。我写的《走进西江千户苗寨》荣获全国第二届“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一等奖。2025年秋,我写的《我在万米高空赏云》 再次荣获全国第五届“三亚杯”文学大赛一等奖。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