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日志写于2022年12月 ,由AI帮忙修饰一下,分享改写的散文
周末的早晨,计划出门随意走走,计家墩,出发。
晨光透过薄雾,我和稻子沿着蜿蜒的乡路驶向水乡。车轮碾过冬日的大地,像是翻开一册泛黄的书卷。这片江南的肌理依然保持着温润的质地,即便在万物敛藏的时节,仍能嗅到泥土里孕育的春意。
村口的油菜苗在薄霜中舒展,嫩绿的叶脉里流淌着来年春天的诺言。几处摊贩在晨光里支起棚架,炊烟与吆喝都轻悄悄的,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正在修缮的民宿散落水边,木料的清香与水泥的气息交织,仿佛能听见这个村子轻轻翻身的声音。
我们在一家陶艺民宿驻足。拉坯机静静地立在角落,架上陈列的器物还带着手作的温度。店主在窗边插一枝冬青,鲜红的果实与粗陶罐相映成趣。这里的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就连光影移动都变得迟缓。稻子抚过一件素坯,指尖沾了细密的陶粉,我们相视一笑——有些美好,原是不必言说的。
行至果树民宿用午饭,白水鱼的鲜嫩让人想起太湖的波光。虽然青菜略显寡淡,但坐在临水的窗前,看阳光在河面碎成万千金鳞,便觉得滋味已然圆满。老板说,他们用的都是张师傅种的菜,这话倒让我们生了去田里看看的念头。
遇见涵小姐是个意外。这个在村口支着烧烤摊的台湾女子,说起让儿子体验生活的初衷时,眼里有温柔的光。她领着我们穿过田埂,冬日的菜园依然生机勃勃。张师傅从菜畦间直起身,脸上的皱纹像极了土地的年轮。他执意只收九块钱,说这是土地给的价钱。我们捧着还沾着露水的青菜,忽然明白了什么叫“一地有一地的性情”。
涵小姐的屋子临河而筑,推窗见水。她说每当夜幕低垂,能听见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像极了童年听过的歌谣。这让我想起木心的话:“从前的日色变得慢。”在这里,时光确实慢了下来,慢到可以看清每一片云的模样。
归途上,稻子安静地开着车。后座上的青菜散发着清香,那是计家墩留给我们的味道。暮色四合,远村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散落人间的星星。这一日的闲适渐渐沉淀心底,化作对生活最本真的确信——原来幸福,就藏在这些看似无用的时光里。
这样的周末,像是生命长河里偶然拾得的珍珠,简单,却闪着温润的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