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五一”,我开车带全家来这里,车在门口堵了半个小时后,我掉头不去了。
——后来听说开业那天的人流量是15万。
那一年我骑着车子从白鹿原逛下来,忽然想起了这个地方,拐个弯进去,却发现这里已经荒芜,只剩下一两家卖水的小店。
这就是投资3.5个亿,营业却不到四年的白鹿原文化民俗村。
民俗村地处半塬,面山临水,距离蓝田城区和高速口都不远,位置不可谓不好,却也最后落得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今天驱车在白鹿原上闲转,转到这里,忽然就想起了这个地方,去看看这个民宿村还在不。
从曾经的路口转进去,水泥路面还算平整,不远的大门上写着“鹿和原舍酒店”,难道这里改成酒店了?
这个路面两边并没有修整,从从这里往下望,蓝田县城倒是历历在目。
路边的圆形玻璃房子也已经废弃,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从玻璃房子望下去,下面却出现的一片从未见过的园林建筑,这都是以前没有见过的。
难道原来的民俗村全部拆的干干净净?
过了这段,前面的道路却有些泥泞,勉强过了往前望,远处果然有个酒店的牌子。看着太远就不去了。
近处还有已经荒废的房子,这就是原来民俗村留下的一些房子,早已被荒草掩蔽。
但是从这里往下看,下面却是刚才看到新建的地方,原来这路不能进到新建园林的。
路边房子有施工工人,问问,才知道车进不去,人可以从路边围挡的大门进去。
停车从围挡半掩的大门进去,这里是这一片新建园林的最高处,假山池沼,看起来都是新的。
确实是新建的,栽种的树木还有支撑,整个布局设计的不错,随着地势高低错落,流水小桥,还有些小房子,估计以后还有养些鸭子鹅之类。
走到最前面的观景台,从这里可以俯瞰蓝田城区,再远处,就是隐隐的秦岭山脉,视野绝佳。
原来下面还有大路,间或还有电瓶车往返。
我估计我是从后门进来了,人家这里是有大路的。旁边看见保洁大姐,一问果然,说这里已经营业。
大姐说那边的别墅才好看呢,沿着大路过去就是。
打听清楚,才知道这里已经开发成一个新的产业,叫做“信马川”什么项目,有露营地有酒店有咖啡店,当然最重要的是一片别墅区。
“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信马川”,这不是取白居易的诗句吗?
过去看看前面那个最大的建筑就是酒店,说是已经营业了。
从外面看,怎么有些眼熟?再看看,恍然大悟:这不是有些“丹凤门”的意思?对于西安北面的大明宫,我是再熟悉不过了。
看来名字取唐诗意,设计就往唐代风格走。
路边是个咖啡店,设计的挺别致,不过这么温暖的阳光,我还是把注意力放到了咖啡店下面的草坪上,这是一个露营地。
有露天帐篷,还有烧烤台,有秋千,还有个小小的取景台,当然也是可以当做一个小舞台的。
再往下,还有一个小场地,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再远处,是停车场,有三三两两的车辆停发。
和旁边服务小哥聊天,说正门在下面。
听了介绍,说现在信马川的主要业务是卖旁边的别墅。
我对别墅不感兴趣——或者说别墅对我不感兴趣,因为囊中羞涩,呵呵。
从关中民俗村落改造成别墅园林,曾经3,5个亿投资的白鹿原文化民俗村忽然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我还是感到反差太大。
原来建筑全部推到再重新盖起,就不知道那3.5个亿的钱是怎样打了水漂。
不过,要是现在的项目能盘活原来的3.5个亿,也是不错的。
这个位置真是不错,距离蓝田城区近,面山临水地势开阔,算是一片福地,要是能开发成功,也算是个好事情。
其实白鹿原民俗村这3.5个亿还不算投入最多的,以前开发的好多地方,早就“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花钱买教训,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可如果花了大价钱却没有买到教训,就叫人心寒了。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