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集人文纪录片《珠江》最近在央视热播第五集《东方码头》里又有哪些增城元素?一起来看看!

纪录片《珠江》第五集《东方码头》深刻阐释了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底蕴:其命脉在水脉,繁华在商脉,远方在文脉。当这部宏大的城市交响曲奏响,增城并非一个遥远的回音,而是以一个独具特色的声部融入其中,以其深厚的神话文脉、秀美的水脉景观和面向未来的现代商脉,共同丰富了“东方码头”的深刻内涵。
第一章
文脉的源流:
从“五仙传说”
到“增城仙踪”的精神图腾
纪录片中
广州“羊城”别称源自
五仙持穗赠福的美丽传说
为这座商都赋予了
最初的文化灵性与祥瑞色彩
这份对仙道文化的独特情怀
在增城找到了更为悠远而系统的延续
增城不仅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故里
流传着她与珍稀荔枝“挂绿”之间的
神奇传说

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
除了相关史料的记载,民间也流传着挂绿的动人传说。相传,何仙姑成仙之后,经常回到家乡增城做好事。有一次,她想回来看看母亲,思索着该带些什么礼物,思前想后,她决定亲手做双鞋子送给母亲。何仙姑来到西园荔枝林中的一棵树下,坐着开始绣鞋,也不知绣了多久,天都快要亮了,何仙姑匆忙收拾离开,慌乱之中遗漏了一根丝线。这根丝线原是天上的云彩做成,而此时荔枝正好成熟,丝线与成熟的荔枝果缠绕在一起,就变成了果壳上的绿丝带。次日,人们发现了荔枝壳上的不同之处,且发现这种荔枝吃起来味道格外清甜爽口。于是人们议论纷纷,大家猜测,昨天晚上天上划过一道彩虹,大概是何仙姑来了留下的吧。仙姑挂绿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挂绿荔枝也成了增城的一个象征。

在增城
还拥有仙村的得名渊源
以及白水寨的白水仙瀑传说等
仙村的得名
仙村镇位于增城区南部,相传此地遇大旱,恰葛洪仙翁云游至此作法降雨,故名仙村。地处两江(东江、西福河)交汇的仙村,葛仙文化、龙舟文化、乞巧文化曲艺文化、水乡文化、荔枝文化等多种文化互相交融,孕育出淳朴的民风和民俗。
白水仙瀑传说
相传山中悬壁而挂的瀑布,是八仙之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的化身,故而名曰“白水仙瀑”。据《续通考》考究,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原名何秀姑;出生时紫 云绕室,头顶出现六道毫光,仙气十足。13岁时入山,遇仙人吕洞宾,吕赐其一桃,吃了以后不饥不饿,并能预知祸福之事,颇为灵验。村里的人奉为神明,专门建楼供其居住,后来吕洞宾度其成仙。
话说吕洞宾与何姑娘离开县城,往北飞去,当飞临增城派潭北部群山时,何姑娘忽见一女子顺着深涧往下漂,忙呼吕洞宾救人。吕洞宾一看,哈哈大笑:“水中的女子,是你的凡体,你已成仙了。”
何仙姑不忍心见自己的身体在水中漂浸,于是施起法术,按照自己身体的模样将肉身点化成一条巨大的瀑布。瀑布如一侧立的女子,面向南边,意思是何姑娘虽然已成仙人,但肉身永留家乡,守望南边自己的故乡。这条巨大的瀑布,就是现在的白水寨瀑布,后人称之为“白水仙瀑”。
这一系列“仙踪道迹”
共同构成了
增城独具魅力的文化谱系
它与广州的五仙传说一样
不仅是美好的想象
更是这片土地风调雨顺、物产丰饶、
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映射
为增城注入了的文化基因与灵性
第二章
水脉的画卷:
从“财富码头”
到“最美增江”的文旅华彩
纪录片中广州的珠江沿岸
财富码头、广州塔与游船美食
共同构成现代都市的繁华图景
展现水脉带来的活力
珠江的繁华是都市风情
而增江的秀美则是生态画卷
最美增江游项目
该项目由广州市增城区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增城段起于初溪拦河坝,向北延伸至与龙门县交界处,全长54公里。项目计划分四期实施。其中,项目一期涉及增江河段从初溪拦河坝至中坚游船停靠点,长约7公里,设置初溪停靠点、人工沙滩停靠点、荔韵停靠点、中坚停靠点共4个停靠点。
项目将聚焦增江画廊绿美经济带,开发水上游船项目等滨水业态,统筹整合沿线正果镇、小楼镇、增江街、荔城街、荔湖街等镇街生态文旅资源,深入挖掘增江文化底蕴,丰富沿岸文旅产品,提升夜游景观档次,促进水上运动消费,将增江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江川百里画廊,将最美增江游项目打造成为引领区的绿美文旅品牌。
“最美增江游” 项目
让游客得以泛舟于增江之上
畅游在增江画廊这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中
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
却有碧波荡漾、白鹭翔集、
竹林掩映的宁静
它承接了珠江“水脉”的旅游功能
却演绎出截然不同的绿色、生态
与休闲的华彩乐章
第三章
商脉的飞跃:
从“盐田港区”
到“东部枢纽”的陆海新篇
纪录片中
一艘艘巨型集装箱班轮
驶入深圳盐田港
这座世界级大港
编织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纽带
面朝大海的盐田港
是“东方码头”的前沿
而在“双循环”的新格局下
位于增城的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增城铁路物流园)
则正以通过“公铁海空”多式联运
形成覆盖粤港澳、链接全球的
“半日达”运输圈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位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交汇处,半径30公里内快速通达广州经济开发区、增城经济开发区、中新知识城、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全面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孙毅强/摄
枢纽内部19条道路纵横交错,10分钟可以快速触达高速路网;周边6条高速环绕,20分钟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30分钟抵达广州珠江新城,40分钟抵达广州各区、50分钟抵达佛山、60分钟抵达东莞、清远,90分钟抵达深圳、惠州,精准覆盖珠三角城市高端消费群。

增城西站内嵌于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无缝衔接广石铁路,东西横贯联通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两大南北交通大动脉,铁路路网联通全国、通达欧亚。通过“公铁海空”多式联运,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实现空港枢纽、海港枢纽、陆港枢纽高效联动,形成覆盖粤港澳、链接全球的“半日达”运输圈。
除此之外
增城区新塘镇位于珠江的重要支流
——东江的流域范围内
这使其天生就通过东江这条水道
与珠江主航道和整个错综复杂的
珠江水系网络相连
新塘镇东江北干流
位于新塘正面的东江北干流,属于Ⅲ级航道,航程为12公里,日均船舶流量150艘次,通航船型为3000吨级及以下船舶,以500至2000总吨为主,主要有干货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多用途船等。
从增城新塘的码头
到广州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增城铁路物流园)
都生动体现了增城与珠江千年商脉的
深厚渊源以及在新时代的积极作为
《东方码头》讲述的是水、商、文三脉合力铸就的城脉传奇。而增城,以其独特的禀赋,为这部传奇写下了精彩的续篇——它以神仙传说的谱系,丰满了珠江文化的文脉深度;它以最美增江的生态旅游,拓展了珠江水脉的价值维度;它更以新塘码头、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的高效运转,拓宽了珠江商脉的时空格局。
增城正以自己的方式证明
在珠江波澜壮阔的交响乐中
每一个音符都至关重要
它们彼此呼应
正协奏出一曲通往未来的华彩乐章
来 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颖诗
编辑 :刘樱洁
责编: 纪玉婷 、 郑德宏
审核 : 张冬泉 、张慧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