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本来就是金秋,是人们赏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稻谷丰盈、瓜果飘香的季节,然而阴雨连绵不绝,气温骤然下降,几乎提前进入冬季。
这几天云开雾散,终于见到了晴天,气温回升得似乎又回到了秋天。
今天是周末,天高云淡,软风拂面,我们决定出去溜达溜达。去哪里呢?刚过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的习俗,选来选去,决定去太谷区的凤凰山森林公园登高望远。
车行在108国道上。好多年没有从这里走过了,从前下厂时还有土路,国道两旁也不是那么整齐。现在没有了土路,道路十分平展。中间设了隔离带,这一级公路和高速路不相上下。
凤凰山森林公园在太谷城的南面八公里处,海拔1227米。遥遥看去山上万木葱笼中的山顶有塔。车到山下有清洁工师傅告诉我们从左边上右边下。
车在蜿蜒曲折的路上盘旋而上。虽然已近立冬,连绵起伏的群山依然蒼翠。浓浓的绿色覆盖着这里的千山万壑,在阳光的照耀下似乎有一层薄纱飘动着。
群山看我老将至,我看群山却妩媚。
山上蒼松翠柏漫山遍野,远远的山上有星星点点的枫红,有疏疏朗朗的金黄。还有叫不出名字的乔木和灌木丛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时而有红红的细小的浆果挂满枝头。黄绿相间的野草铺满了山坡,脚踩上去松软得如同地毯。空气清新,温暖如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走在绿色环绕的山间,晒着暖暖的冬阳、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鸟鹊的欢唱,如同走在春天里。

登上山顶,拾级而上,是太谷的标志性建筑——三座古塔。站在塔下放眼望去,只见远山如黛,太谷的城池营垒清晰可见,几乎全收眼底。
山顶上的三座古塔,均为砖砌。古色古香。巍峨耸立。中间的一座看似新塔,然而底座部分和其他两座一样。塔旁有座石碑,上面记载:此三座古塔建于明朝。二战时期日寇炸毁了中间的一座,阎锡山也曾在此建碉堡。2007年又重建此塔。立此碑为证。虽然是座新塔,但是其结构一致。聳立其中,雄浑伟岸,相得益彰。

塔上虽然已有很多破损,依然巍巍然不减其庄严肃穆的气势。三塔傲立蒼穹直冲蓝天。
今天万里无云,天空像蓝色的宝石,纯净的如水刚刚洗过,朗朗晴空深邃高远。儿子忽然大叫,看!天上有老鹰!抬头看时,果然有一只蒼鹰翱翔在高空。它飞得那么高,翻飞盘旋附瞰着这蒼翠的群山和广袤无垠的大地,搜寻着似曾相识的故乡。鹰们又回来了!

如今随着环境的优化,不仅有了很多的候鸟来到了太原汾河公园,榆次玉湖公园的鸟鹊也成群结队,芦苇丛中,从去年也有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水鸟。秋深时才飞走。相信以后还会有很多没有见过的鸟儿来我们这里生儿育女,铸巢聚集。
在高高的天空上有一群排成人字的大雁在向南飞。渐渐的秋深秋暮,候鸟们开始南翔了。它们飞过黄河,飞过秦岭淮河,飞过长江,在温暖的江南度过寒冬。“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秋日登高望远,远离城市的喧嚣,不由得会忘记了繁杂的大事小情,心情舒畅得便忘记了年龄。
有一群刚入大学的孩子们,人人手中都有一只金属手杖。看来他们是徒步上山的。他们互相拍照,还拉着写有某登山队的彩色条幅拍团体照,热闹却不喧哗。
在60年前那个动乱的年代,崇尚英雄的我们几个女生徒步走祁县到文水云周西村,瞻仰少年英雄刘胡兰的家乡,在毛主席给她提写的“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石碑前拍照留念。
他们现在正是我们那时的年纪,纯真浪漫、无所畏惧。年轻真好啊!
下山时已正午,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早上的嫩寒。有一段路很陡峭,忽然明白了清洁工师傅说上山要“左上右下”的叮嘱!
凤凰山森林公园真是个登高望远的好地方!
作者简介
梁红,1947年生人。退休后开始写些散文,文学功底尚浅,将多读书加强修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