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静谧的彩色林海,
藏着冬日最温暖的秘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都溪林场的林间小道上,脚踩在柔软的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大自然在轻声低语。这里的冬天,不是黑白灰的单调,而是五彩斑斓的诗意。
冬日林海,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都溪林场的冬天从不萧瑟,反而像打翻的调色盘——金黄的银杏叶在枝头轻颤,橙红的枫叶随风起舞,深褐的枯枝勾勒出写意的线条,而常青的松柏则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机。
很多人认为冬天是旅游的淡季,但都溪林场的冬日却是一幅被大自然精心调色的画卷。金黄、橙红、深红……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墨绿色的松针点缀其间,宛如大自然最得意的调色盘不经意间洒落人间。
沿着林间栈道慢慢行走,阳光穿过树冠洒下斑驳光影,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光柱。这里的空气清新湿润,带着松针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每吸一口都让人心旷神怡。即使是寒冬腊月,松枝依然绿得深沉,针叶铺满大地,拍出的照片别有一番文艺风味。
神秘传说,“空中怪车”的未解之谜
除了自然美景,这片静谧的林场,还藏着一个让科学家困惑至今的谜题。
1994年11月30日凌晨,林场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空中怪车”事件。当天凌晨,值班工人看到空中有两个灼目的火球旋转着前进,并伴随着如老式蒸汽火车慢行般震耳欲聋的声响。几分钟后,马家塘林区方圆400多亩的松树林被成片拦腰截断。在一条断续长约3公里、宽150米至300米的带状区域里,只留下1.5米至4米高的树桩,并且折断的树干与树冠大多都向西倾倒。
更神奇的是,与都溪林场相距5公里的都拉营贵州铁道部车辆厂也同时遭到严重破坏,车辆厂厂区棚顶的玻璃钢瓦被吸走,重50吨重的火车车厢位移了20余米远。
这一事件被列为中国UFO研究典型案例,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专家认为是飞碟的杰作,也有学者推测是“下击暴流”或“陆龙卷”等自然现象。
如今漫步林间,依稀还能找到当年那些倔强重生的树桩。触摸着它们粗糙的纹理,仿佛能听见那个神秘夜晚的回响。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谜题,等待着有缘人去解读。
历史回响,古驿道上的岁月足音
在林场的深处,一条青石板路蜿蜒向前,这是元明时期留下的茶马古道。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凹痕,是无数马帮商旅踏过的印记。
都溪林场所在的区域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林场内的茶马古道长坡岭段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代。
踩着露水浸湿的石板路,青苔上还留着晨光的碎影。这段青石砌筑、长近3千米的古道,在明代是由贵州宣慰使霭翠妻奢香掌管的“龙场九驿”之一,曾是贵州与川、滇、湖广、两粤的商贸通道。2013年,它作为“茶马古道”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轻轻踩上这些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玉的石板,恍惚间能听见历史的回响——马蹄声、铃铛声、商旅的交谈声,交织成一曲古老的歌谣。这条古道曾经连接起千山万水,如今在冬日暖阳下,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繁华。
民族风情,苗族跳场的欢乐庆典
林场边的都溪村里,居住着世代传承的苗族同胞。若是春日到访,还能赶上他们最隆重的“跳场”节。
每年农历二月十四至十六,这里会举行隆重的“跳场”活动,姑娘们身着绣满繁花的盛装,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些精美的刺绣,一针一线都诉说着这个民族古老的故事。在广场的蚩尤石像前,你能感受到这个民族如大山般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休闲体验,林间野趣与美食诱惑
都溪林场不仅是眼睛的享受,也是身心的放松之地。园区有大片森林、草坪、栈道,在这里拍森系照片,野餐游玩,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是在草莓季,还可以到林场南麓的草莓园采摘鲜果,感受“翡翠叠红”的田园画卷。
在这片秘境中,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享受时光。
旅游贴士
这个冬天,不妨避开人潮汹涌的热门景点,来都溪林场寻找一份宁静与神秘。在这片五彩斑斓的林海中,感受冬日的静谧与美好,探寻未知的神秘世界,让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与滋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景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