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一家人驱车从成都出发,向西南奔赴邛崃,开启了一场兼具古韵与烟火的短途之旅。两天时间,我们沉浸在夹关古镇的闲适时光里,邂逅火井古镇的历史底蕴,在美食与风景中收获满满温情。
第一日:夹关,时光慢流的闲适日常
周六清晨,成温邛高速旁的高楼逐渐被川西平原的青翠田畴取代,稻浪翻滚间白鹭低飞,一幅鲜活的田园画卷在眼前铺展。一小时后,夹关古镇的炊烟与食物香气如期而至,我们直奔夹关大桥旁的碗碗香串串店。红油汤底麻辣鲜香且可按需调辣,新鲜的牛肉、郡肝在红油中涮煮后裹满蘸料,每一口都是沉淀时光的老味道,全家围坐撸串,热闹又尽兴。
餐后沿南岸街(迎春街)漫步,温润光亮的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两侧青瓦房的灰塑、匾额与雕花窗棂默默诉说往昔。顺白沫江前行,小巷与江畔步道交错,老人竹椅品茶的川西图景惬意悠然,江面上竹筏游客的欢笑为古镇添了几分灵动,让人瞬间脱离都市喧嚣。晚餐打卡杨记牛肉火锅,醇厚牛油锅底咕嘟冒泡,现切牛肉搭配秘制蘸料,热汤驱散秋凉,全家酣畅聚餐,尽显惬意。
夜宿白沫江畔的望茶山民宿,推窗可见江水潺潺,森系茶寮中家人围坐泡茶,听江水鸟鸣享静谧时光。夜晚临江露台赏月,风吹茶田的轻响伴入眠,这份远离尘嚣的惬意,成为旅途珍贵的收获。
第二日:从夹关烟火到火井古韵
周日清晨7点,天刚蒙蒙亮,我们便赶往夹关古镇南岸街赶场。老街早已热闹非凡,人流络绎不绝,吆喝声与讨价还价声交织成市井交响曲。做传统米花糖的师傅专注忙碌,大铁锅中糖料熬得晶莹剔透,另一口锅里米花与花生在铁铲翻炒下香气四溢;蒸糯米馍馍的蒸笼冒着白气,刚出锅的馍馍软糯香甜,瞬间被抢购一空;黄鸭肉摊位前香气浓郁,豆瓣大缸中酱香醇厚,各类烟火气息萦绕鼻尖。我们穿梭其间,买新鲜蔬菜与现做米花糖,沉浸式感受古镇的生活温情。
赶完场,吃一口夹关古镇南岸街奶汤面,6块钱一碗,价廉物美巴士的板。
近11点出发,前往火井古镇,驶上被誉为“四川版独库公路”的山路。这条路虽无险峻,却蜿蜒如丝带缠绕山间,时而盘旋而上,时而舒缓下行。公路两岸青山连绵,绿竹亭亭玉立,竹叶摇曳间阳光洒落斑驳光影,与山间薄雾相映成趣,车行其间宛如穿行绿色隧道,清新气息驱散所有疲惫。
图片是百度搜索。
图片是百度搜索。
图片是百度搜索
此图片是百度搜索。
抵达火井古镇,青石板老街蜿蜒曲折,明清古建筑错落有致,木质房屋的雕花窗与斑驳墙面刻满时光印记。作为世界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地方,老气井遗址静静矗立。唐代女状元黄崇嘏的传说为古镇添了文韵,民国海屋的青砖黛瓦与精美浮雕,诉说着盐业兴盛的过往。探访尔玛博物馆,考古发现包括汉代羌族陶器、铜器、民族服饰等遗物,表明汉代至清代:火井古镇地区曾是羌族聚居地,并在此长期生活形成独的民俗文化与民族交融魅力。
夕阳西下,我们在火井青城饭店用餐,8道菜品各具特色,厨师技艺精湛,价廉物美又下饭,为旅程画上美味句点。
归程:满载记忆与温情
两天行程短暂而充实,回程车载着集市土产与欢声笑语。这场旅程,我们领略了夹关的宁静与火井的古韵,品尝了地道川味,更珍贵的是一家人相伴的美好时光。这份流淌在古街市井间的亲情,远比风景更动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